上一版/ 03 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返校开学后的心理调适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9月15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漫长的假期结束,新的学期开始,为了让各位小伙伴顺利从“假期模式”调整到“校园模式”,我们将从以下四大板块入手,为大家进行返校开学心理调适。
  
情绪调适篇

  (1)在家散漫惯了,临近开学才发现好多计划没有完成,很难受,我该如何调适情绪?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家作为我们最熟悉和放松的港湾,很容易让我们卸掉所有的防备,“放飞自我”,于是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有时候一回家就开始屈服于内心的小懒虫,开始变得懒惰又散漫。而一旦面临开学,又容易仿佛一下子清醒过来,“哎呀,该学的专业课还没有学会”“放假背回来的书又原封不动要背回学校了”“我要是更有自制力就好了”,于是部分同学就开始抱怨自己,因为虚度光阴而感到难过。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试着静下来,用写日记的方式与自己聊聊天,盘点一下这个超长假期和居家学习期间的得与失。比如,密切了与父母的关系,更好地理解了父母;或者阅读了某一本书,收获了怎样的感动和领悟。而如果你觉得这段时间过得不好,那么也请你罗列一下,有哪些困扰你的事情。比起仅仅是放在头脑当中不断空想,试着把它描述出来记录为文字更有希望得到自己的接纳和解决。在罗列出来以后,可以接着写一写你认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且可以在开学之后和好朋友交流,或者向辅导员、任课老师请教。
  盘点完得与失之后,你可以写出自己下一步的计划,把心理时间线拓展到一年、三年或者五年、十年之后,想象一下按照自己的计划,将来的某个时间点,自己会在哪儿?会在做什么?努力把那时候的情境想象和描绘得详实而丰富,从而告诉自己,如今面对的困难,只是通向那个梦想之地的途中一站,决不能就此停下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中所言“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通过日记的形式与自我交谈,梳理清楚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又列出自己计划后的下一步就是行动起来。这是避免自己陷入到自怨自艾怪圈的好办法。你可以从抓紧定好返校的车票、提前打包好的行李、完成一件假期还没有了却的心愿入手,让自己动起来。你就会发现,负面的情绪少了,而自信心和行动力多了。
  (2)将要开学,总是提不起精神,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好,心情低落的很,我该如何调整?
  如果只是最近才出现的情况,可能是“隔离”状态下的一种自然心理反应,比如有的同学久未与现实中的朋友接触和交流,在家的生活又单调而无聊,就会感到兴趣下降、情感迟钝、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动力不足。“隔离”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常见的状态,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的自由限制,会让我们有些不知所措,原本计划好的出行或是实践活动都因此而终止,心情难免低落。
  这时,除了用上面写日记自我交流的方法之外,也可以通过多与朋友或者长辈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将负面情绪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出来。相信随着开学返校,学校生活渐渐步入正轨以后,我们的情绪也会渐渐变好。
  (3)假期延长了这么久,听到要开学我还是存有抵触心理,开学焦虑症来了,我该怎么办?
  这可能源于我们对于未知的恐惧,我们不知道开学以后要发生什么,会面对什么,这些未知的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焦虑感。
  但之前的延期开学不代表不上学,你可以试着去想一想,其实真正开学以后也没有那么可怕。所以建议你这段时间除了正常上网课,可以试着像前面讲的一般去写日记或者绘画,将你的这些害怕的心思都写下来或者画下来,这个写、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情绪宣泄的过程。而且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学完以后毕业走向社会,这条轨迹是不会改变的。假如内心一直不去面对,而是去对抗这个事实,不停抱怨,那么就会很焦虑,最终导致情绪困扰。所以开学这件事情还是需要面对,慢慢来不用太着急。
  况且回学校以后,我们的老师一定会为大家做好开学的疫情防控教育和心理适应教育,所以要相信开学几天后,自己就可以渐渐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就可以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了。

学习心理篇

  (4)开学后,如果发现身边的同学学习很轻松,自己却很吃力很无用,怎么办?
  不要轻易自我否定,不要因为感觉到困难就自责,抱怨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
  首先,其他的同学其实未必就真的如你想的那样轻松,自己其实也没你感受到的那样不堪。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社会知觉可能会受到心理压力、自尊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偏差。例如女生会在压力情境下倾向于高估自己的体重,低估自己的身材。
  其次,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学会规划学习,制定合理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不要刻意去与他人比较什么,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若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必然会碰一鼻子灰。要试着及时给自己反馈。如果做得很好,就及时肯定自己,自我奖励。而如果还有可以提高的空间,也要及时总结归纳,以确保下一次做得更好。
  (5)上网课时常走神,错过了很多知识点,即将开学,我非常担心会挂科,该怎么办?
  错过知识点已是过去,后悔焦虑都没有用了。重要的在于把握当下,并且行动起来,勇敢迈出第一步。要冷静排查漏掉的知识点,标记出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回放、上网查资料、询问同学、请教老师等方法解决。
  最重要的是在剩下的日子里努力做到不漏掉重要知识点。并且要面对和接纳自己在看到漏掉知识点时候的恐慌和焦虑,相信通过自己加倍的努力,一定会赶上来。

疫情心理篇

  (6)要开学了,担心同学里会不会有病毒携带者,担心自己被传染,该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一点,要想保护自己,使自己远离疾病,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所以,同学们要加强锻炼,多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合理膳食,提升身体素质,使身体的免疫大大加强。
  在此之后,要做好保护自己的措施,戴口罩,勤洗手,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人。更要相信学校消杀防控工作的全面、有效,给自己一个安全的心理暗示,也许就会轻松一些。
  (7)快开学了,可是还是害怕疫情会再次复发,担心自己和家人,该怎么办?
  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在国际上,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流行肆虐。关注疫情信息,关心自己和家人的状态确实有必要,但过度恐慌则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心理负担。
  认知、情绪和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如果我们每天不断接受过载的负面信息,就会不自觉地产生负面情绪甚至是过激行为,同时负面情绪和行为又在不断地强化我们的不合理认知。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全面看待疫情信息,了解疫情防护知识,不要只关注只言片语;每天固定时段关注信息,其他时间安排好生活,避免无所事事而过度关注疫情的消息。在感到焦虑时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也可以尝试集中精力做好当下的事。

人际关系篇

  (8)复学后,看到身边的舍友不注意个人防护,我怕会忍不住对同学发脾气,怎么办?
  疫情使很多人惶恐和忧虑,并且因为一些疫情防护不够而发出的愤怒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愤怒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身心紧张,从而达到释放焦虑和恢复安全感的目的,但一味地对他人发脾气,也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紧张,这是不可取的。
  我们要学会适当的调节自己的情绪,首先可以尝试一下默数数字法。我们情绪的愤怒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冲动使然,所以同学们可以在将要发脾气时在心中默数10个数,同时调整一下呼吸频率,试着舒缓一下将要爆发的冲动性情绪。其次,我们可以正确的表达情绪,可以将自己的不满和担忧以合理的话语表达出来,表达出对同学没有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的不满,以及对于他这种做法会让他自己也处于潜在危险中的担忧。同时要注意就事论事,不要因为一件小事而轻易去定义甚至否定一个人。
  (9)疫情期间,与同学们的联系少之又少,感觉与同学的关系变得疏远了,距离感也增加了,复学后怎么才能找回之前的亲切感呢?
  人际距离的适当增加有利于个体获得自主感和安全感,而且复学后,为了防止病毒的出现和传播,同学们还需要接受一段时期的封闭式管理,可能有些同学在一段时期内还会下意识和习惯性地与他人保持距离。适度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是有必要的,倘若要拉近心理距离,可以讨论和分享共同经历的疫情,从而加强与同学间的沟通和交流。
  疫情期间过远的人际距离,以及疏于联系和沟通,会导致个体产生孤独感和无力感。若要调整,同学们就需要通过真诚的倾听和共情,在学习生活上相互关心、照顾,相互支持、帮助。线上可采用QQ、微信、微博、电话分享自己的生活学习状态和心得体会,经常关注同学朋友的动态,加强与同学的互动。
  (10)曾经接触过病人,或去过、住在较重疫区,会不会受到歧视?
  要相信同学是友善的,注意自己不要心理太过敏感,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在防范自己。要知道同学们在防范的是病毒,他们对个人的保护也是对群体的负责。换个角度思考,自己不也在做着相同的防护吗?保持一片坦诚才会发现人心的温暖,友善地对待他人就更容易换回友善,人间自有真情在,要相信会歧视他人的一直都是极少数人。
  (11)返校后,如果我身边有来自曾经的疫情重灾区的同学,我该怎么对待他们?
  作为一个正常人,因为对疫情恐惧,从而对从曾经的疫情重灾区来的同学产生交往上的担忧是正常的反应,但同时作为一名崇尚科学的大学生,我们要保持理性和对疫情的清晰认知。
  首先,坚定认为疫情不等于疫区,更不应该和我们友善的同学相联系,我们既不能听信不当的言论,更不应该排斥自己的同学,做出伤害同学身心的举动。其次,我们要关心从曾经的疫区返校的同学,他们都是战胜疫情危机的英雄,我们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态更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要做到不刻意、不漠然、言行有度、真诚自然。要在同学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必要时,还可以寻求辅导员或心理老师的帮助。
  (12)作为班干部,复学后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以及团建活动,让同学们得到情绪上缓解和压力的释放?
  如前所说,疫情带给我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正常可接受的,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与适应,大部分同学都能逐渐好起来。当然在班级层面,我们也建议班委同学可以组织适当的活动促进同学们更好更快地适应返校以后的生活,做到平稳过渡。例如:复学后,班集体内部可以组织开展分享活动。
  第一步:营造安全而宽松的心理环境,允许同学们真实表达各种情绪;
  第二步:提供和分享一些积极有用的信息(例如部分同学在假期积极参与到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的事迹);
  第三步:讨论当下可以通过哪些实际行动,共同制定某些行为公约来共同面对复学生活。
  通过表达、分享和讨论,让我们觉得自己在做一些对疫情防控和自我保护有帮助的事情,同时通过其他同学的反馈和肯定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联结和安全感,也可以融入集体当中,体会来自于集体的接纳、温暖、包容与支持,从而使每个同学更有勇气和信心面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