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种蘑菇带动职工奔富路
通讯员 李雪娇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返乡创业,为家乡发展注入新活力。在148团,大学毕业生段陈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凭借对蘑菇种植的热爱,成功建立起蘑菇种植基地,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还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成为团场的创业佳话。
11月25日,笔者走进段陈宇的蘑菇基地,清新的菌香扑鼻而来,一排排菌包摆放整齐,一簇簇香菇、平菇破袋而出,鲜嫩饱满,长势喜人。
段陈宇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150团。经过细致的市场考察后,他动员家人一起租赁了团场的8座大棚,发展食用菌种植。
段陈宇介绍,他目前种植的有香菇、平菇两个品种,销往石河子和乌鲁木齐,一座棚可收入6万块钱。菌包生产完蘑菇以后,可以废物再利用,把菌包打碎,加工成肥料,改良土壤。
创业初期,段陈宇面临着诸多困难。资金短缺、技术难题、市场开拓等问题接踵而至,但他并没有退缩。他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学习和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通过一年的时间,他终于攻克了蘑菇种植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培育出了香菇、平菇、茶树菇等。
随着蘑菇种植规模的逐渐扩大,段陈宇的种植基地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他优先吸纳了当地团场职工和群众就业,为他们提供了采摘、分拣、包装等工作岗位。如今,他的种植基地已吸纳了本团20余名劳动力就业,人均月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一朵朵蘑菇,不仅丰富了“菜篮子”,也鼓起了职工群众的“钱袋子”。近年来,148团坚持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抓手,灵活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思路,摸清、盘活各类资源,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努力走出一条适合团场实际的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