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治污,让碧水蓝天重返石河子
——师市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八本报记者 冯泽山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03月18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近几年市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公共问题之一,也是中央督察整改的重大政治任务。师市党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加快推动结构调整为重点,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统筹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空气质量,尤为受人关注。师市环保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粟志峰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要求师市整改的16项任务,到去年年底完成7项,剩下的9项今年必须整改销号。其中,空气质量改善的任务特别艰巨、形势极其严峻。去年,师市空气污染不降反升,既有区域内冬季气象条件不利、逆温静稳高湿、大气难以流动扩散的原因,更是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直接结果。虽然,师市采取了一系列特别措施,制定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十大攻坚行动方案,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1+3+N”工作体系,召开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冬季决战誓师大会,实行了师市领导分包防治工作制度,冬季空气质量有了好转,空气质量指数较上年同期下降8.69%,改善幅度在全国337个城市中位居正数第48位,但全年空气质量指数仍上升了6.5%,仍未能完成全年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今年是师市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的最后一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必须严格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坚决打好空气质量改善这场硬仗。
“空气质量改善一靠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二靠有效治理。”粟志峰说,减煤的重点是严格落实减煤指标,用煤企业在去年减少煤炭消费341万吨的基础上,今年要完成在2015年燃煤的基础上削减10%的目标,要在压减企业用煤指标的同时,完善电力集中调度,推进与国家电网联网工程,采购国网电力弥补供电缺口;要大力推进“城中村”散煤燃烧治理,继续对市辖区23个行政村剩余的4766户村民实行拆迁安置、清洁能源替代和集中供暖,彻底解决散煤燃烧问题,真正把煤炭消费总量降下来。
粟志峰说,空气污染治理的内容和任务很多,要持续推进重点工业企业电石炉除尘、工业硅脱硫除尘、电解铝烟气脱硫、碳素脱硫等污染治理项目的升级改造;要在污染高峰期,对重点企业实行错峰生产;要继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要持续强化对柴油车的污染管控,继续实行大型货运车辆城北绕行,减少在市区的尾气排放;要加大扬尘防治力度,采取吸尘车、洗扫车、抑尘车和洒水车组合作业模式,对PM10易超标路段不间断除尘,在公共区域实施硬化、裸土绿化,在建筑工地减少扬尘产生;开展人工增雪降湿消雾作业,改善气象扩散条件;要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坚持每日对气象扩散条件情况和污染状况的研判指导,对列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管控清单的31个重点行业的44家重点企业,按照“一企一策”实施应急管控,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要求师市整改的任务中,水污染治理占有很大比重。粟志峰说,水污染治理的重点项目蘑菇湖水库治理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都有了显著进展,蘑菇湖水库污染治理项目的双泉集干排、西干排、蘑引渠三条入库排水渠的综合治理工作已经完成。北工业园区、新材料园区企业的污水全部收集进入市政管网。北工业园区日处理10万立方米的工业废水处理厂建成投运,今年内蘑菇湖水库水污染防治的各项任务必须完成。同时,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制度化规范化;对地下水开采总量实行“三条红线”控制,严格审核发放打井许可证,所有机电井安装“井电双控”设备,扎实落实退地减水,确保地下水用量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切实打好碧水保卫战。
“生态环境治理从来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凝心聚力、齐心协力。”粟志峰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要求师市整改、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中,提到了生态环保认识不到位、主体责任不落实、缺乏环境保护紧迫感、责任感,违规审批、监管不力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今年,要继续健全领导体制、健全专职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建立重点工作调度机制,加强依法行政和强化环保执法监管,明确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压实行业、部门、属地、企业各方面的责任,确保整改任务逐一落实。要健全巡查工作机制,建立问责机制,通过督查检查重点领域、行业、区域落实攻坚行动的进展情况,通过对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倒逼生态环境治理攻坚各项措施的落实,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碧水蓝天保卫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是一场持久战,更是攻坚战。只要扭住关键、敢于碰硬、一抓到底,碧水蓝天一定能重返石河子!”粟志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