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怡:“迷途者”返航的引路人
通讯员 杨卉 文/图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06月10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近日,徐静怡(右一)在向阳街道21社区为居民宣传《社区矫正法》。
对于基层社区矫正工作,师市司法局向阳司法所所长徐静怡有很深的感触。因为,她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司法人员的职责和担当,用真情点亮了“迷途者”回归的心灯。
履职尽责到位
2018年12月的一天,徐静怡在日常社区矫正巡查定位工作中,发现社区服刑人员范某手机定位地点不在本地。她立即与其电话联系。范某称外出看病,忘记请假,但在通话中,对自己的病情描述含糊。于是,徐静怡告知了范某不如实报告的后果。在徐静怡的不断追问下,范某坦白了外出的原因。在对范某给予书面警告的同时,徐静怡又带领范某认真学习了社区矫正的管理规定,并对重点条款进行了讲解。最终,范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后期的监管中开始遵守规定,服从管理。徐静怡经常叮嘱身边的同志:“社区矫正工作就是要对法律规定熟知于心,这样执法才能有依据,社区服刑人员才能认罪服法。”
帮扶工作到位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人性化执法,是以心换心的工作。帮扶社区服刑人员,就要砸碎他们心里的那堵“墙”。徐静怡经常在排查走访中与社区服刑人员促膝谈心;为过生日的社区服刑人员打电话送个祝福;耐心向社区服刑人员讲解社区矫正管理相关规定,真情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重塑信心,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以真心打开他们的“心结”。
社区服刑人员钟某因交通肇事罪被沙湾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通过谈话,徐静怡了解到他家庭困难,经济收入低,除了独自承担受害者赔偿款,还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徐静怡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她及时协调有关部门为钟某的母亲办理了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险费。钟某的母亲每个月可以领到补贴680元。得知此事后,钟某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心理疏导到位
2019年1月,徐静怡负责的向阳司法所接收了社区服刑人员王某。王某因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判刑后,王某心理压力大,整天愁眉不展,4个孩子的学习也因此受到影响。工作中他又不小心摔伤了腿,生活的重担让他整日郁郁寡欢。司法所的心理测评也显示,王某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得知问题的症结后,徐静怡只要有空就去王某家看望孩子,辅导他们学习,并联系公益组织帮扶助学,同时经常对王某进行心理疏导。不到半年,王某便找到心理平衡点,重新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从事社区矫正工作,注定是需要奉献的。对于徐静怡来说,她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她把工作当作热爱,用真情为社区服刑人员点亮着那盏回归路上最明亮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