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高血压并发症不容小觑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天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6月1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病之一,也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主要以损伤多个靶器官,如心、脑、肾等脏器的结构与功能为特点。为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自1978年起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3.2%,现我国高血压患者约有2.7亿人,患病人数仍在快速增长。
  近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三科主任医师王丽向记者介绍了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确定的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仅占5-10%;临床上主要是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因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的疾病,主要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表现为家族聚集性,父母有高血压,子女患病率就高达45%左右。遗传因素是不能改变的,但环境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引起血压增高的环境因素众多,高钠、低钾膳食、肥胖、缺乏运动、吸烟及精神压力过高是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目前高血压已经成为国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世界上威胁生命的第一大危险因素。王丽说:“高血压最大的危害在于知晓率低,约有50%的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症状,等出现症状多是出现严重并发症。高血压常并发肾功能不全导致尿毒症、眼底病变,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这些严重并发症都不容小觑。”
  预防脑卒中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目标。在我国,高血压致死原因以并发脑卒中最多,是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心血管风险。其中,脑出血80%由高血压引起,脑梗死的发生多与血压升高有关,脑卒中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高血压也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并发冠心病,血压升高常诱发心绞痛。高血压是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突然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应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王丽说:“重点是控制好血压。目前针对原发性高血压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合理的治疗,控制血压,可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压病人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高血压病的治疗必需采取综合性治疗原则,生活方式的干预和合理的降压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病的根本治疗手段。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也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近年来,抗高血压药物研究发展迅速,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主要为小剂量、联合用药,优选长效制剂,以及结合个体化用药四大原则。王丽说:“小剂量就是不建议将每种药物使用到极量,因为使用到极量,很有可能会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就是应用一种降压药物的时候,不能将血压降至标准范围内,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应用其他类别的药物,进行联合用药,但是不要将同种药物进行联合用药。个体化用药原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经济条件、身体状况,以及既往有没有其他病史,综合考量后选择一个最适合患者自身的降压药物使用方案。”
  王丽建议,高血压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有效控制好血压,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