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用爱心善举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佳宜 文/图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07月09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在石河子税务局,有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税务干部,名叫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工作中的古丽爱岗敬业、热情服务,生活中的她敬老爱幼、热心公益。说起她,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由衷称赞:“我们的古丽,很棒!”
父亲常教育古丽:“我们各民族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兄弟姐妹。”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下,造就了古丽热情大方、团结助人、乐善好施的优秀品质。
古丽在父母期待的目光和谆谆教诲中慢慢长大,于1993年进入税务局工作,成为一名税务干部。
20多年来,古丽先后从事过税收管理、申报征收、行政管理等多项工作。从税20多年来,她在岗位上从不懈怠,始终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谈起工作,她说:“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踏实工作。工作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薪水,解决了生活所需,给了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我们应该感恩培养我们的领导,感恩成就我们的同事,感恩一切帮助我们的人。”
勤奋敬业的精神让古丽赢得了单位同事和领导的高度认可。
刘惠是古丽的同事,她这样评价古丽:“她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榜样!只要她遇到了需要帮助的人,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帮助别人。”
2002年,古丽因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而严重贫血住进了医院。期间,她得知邻床14岁的汉族小姑娘苏文患有白血病。
“可爱的小姑娘正值豆蔻年华,五彩斑斓的生活刚刚开始,但病魔却在吞噬她幼小的躯体。”如今,回忆起苏文,古丽仍是一脸的惋惜。
从那天起,古丽就开始无微不至地关心小苏文的生活。在认识苏文的两年时间里,古丽多次为她捐款,并经常带上美食去看望、鼓励她。在小苏文弥留之际,呼唤最多的就是“古丽姐姐”。
“我清楚地记得,苏文走的那天,是我的生日。那天下了很大的雨,等我得到消息赶到医院时,看到的已经是她定格的样子。”古丽一边回忆一边抹着眼泪。
在安葬苏文的那天,古丽是以苏文姐姐的身份陪在她身边的。她还为苏文选择了一块可以晒到阳光的墓地。
苏文的过世让古丽更加明白生命的可贵,也更坚定了她帮助他人的决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正在乌市休假的古丽从电视上看到地震给当地群众带来的灾难时,十分难受。她觉得一定要为灾区做些什么。于是,她取出3000元现金,叫上丈夫和孩子,一起到当地的红十字会募捐处,将善款递到工作人员手中。
回家的路上,古丽一遍又一遍地对儿子说:“无论维吾尔族、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我们谁都离不开谁,都是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方有难大家帮!”
她这样教育孩子,更是以身作则地在行动。
2014年春节前夕,古丽主动要求参加单位开展的“亲情陪伴过新年”关爱农民工子女大型感恩服务活动。活动中,她认识了来自甘肃、在石务工的贫困农民工的子女马彩霞。
活动结束后,古丽带着马彩霞来到新华书店,为她挑选购买了学习书籍,又去儿童用品店,给她买了新书包、新衣服和鞋子。中午她又带着马彩霞去吃了她从未吃过的肯德基汉堡,还陪马彩霞去奥斯卡影城看了电影。晚上送孩子回家时,古丽给她留下了800元现金,并决定一对一资助马彩霞上学,直到她大学毕业。
热心助人的故事在古丽身上从没停止过。2015年,她从“水滴筹”平台上得知,沙湾县一名12岁的汉族小姑娘因患白血病正住院治疗时,她赶紧带着家人为小姑娘送去了5800元爱心捐款。
多年来,只要有时间,古丽都会和妈妈、儿子一起到石河子儿童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为孩子们送上礼物。只要看到捐款平台有需要帮助的人,她都会力所能及地捐些钱。
谈起这些年为什么能一直坚持助人为乐,古丽说:“我觉得做这些事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这就是古丽,一直用自己的爱心善举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
上图为古丽(左)在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