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四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公安机关发布近期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

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艺檬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7月09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电信网络诈骗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让不少人猝不及防,频频上当受骗。因电信网络诈骗方式多样,且多为远程作案,打击难度大。7月6日,师市公安局城区公安分局老街派出所发布近期典型电信诈骗案例,以真实案例提醒市民,谨防类似诈骗案件再次发生。

  天上不会掉馅饼
网络贷款要小心

  案例一
  6月2日下午,老街街道5-2社区居民黎某用手机下载“平安普惠”APP,申请小额贷款,但当时未通过。6月3日,骗子通过短信与黎某取得联系,并通过QQ、微信要求黎某提供个人身份信息。骗子还以黎某的银行流水不足为由,向黎某发送短信验证码。黎某向对方提供验证码后,其农业银行卡内2000元存款被分两次扣除。黎某发现被骗遂报案。

  案例二
  6月4日上午,老街街道5-3社区居民李某因急用钱在百度川融广告上下载了“满意贷”网络贷款APP,实名注册后,申请3万元的贷款额度。不久,该软件显示已发放贷款3万元,但李某发现无法提现至银行卡,他立刻联系平台客服。客服以李某的银行流水不足为由,让李某更换绑定银行卡并向银行卡内充值6000元,作为保证金。随后,客服向李某发送短信验证码,李某向对方提供验证码后,其银行卡内的6000元被扣除。

  案例三
  6月26日,一陌生微信好友添加了老街街道白杨小区居民王某的微信,称能帮助王某从网上贷款,后给王某发送了一个二维码。王某扫码后下载了“恒昌金融”的APP,随后在该APP内注册并申请了12万元的贷款,但贷款到账后无法提现。王某询问微信好友,好友称提现需开通权限,要交888元。王某给对方转账888元后,对方又以银行流水不足和交纳保证金为由让其继续转账。随后,王某先后分四笔给对方转账共计3.56万元。转账后贷款仍旧无法提现,此时王某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请勿轻信手机短信、QQ、微信等上面的贷款广告。如需贷款,请到银行等正规贷款机构申请。银行等正规贷款机构在放款前,不会要求贷款人缴纳任何费用。

谨防购买游戏账号
背后交易有陷阱

  案例一
  6月6日,老街街道6小区居民李某在家玩手机游戏“家居改造”时,遇一网友在平台内声称以2000元的价格购买其游戏账号,并要求李某搜索某网页注册新账号。李某按要求注册后,账号显示到账2000元,但提现时出现异常。这时,平台客服以冻结、充值金额不足为由让李某充值解冻。李某先后三次向对方提供的账号充值2000元、3000元和10000元。当客服告知需继续充值方可提现时,李某发现被骗遂报警。

  案例二
  7月1日,老街街道6小区居民张某在家玩手机游戏“恋爱养成日记”时,一网友在平台内声称以2000元的价格购买其游戏账号,并要求张某搜索“荙予阁”交易平台并注册新账号进行交易。张某按要求注册后,账号显示已到账2000元,但提现时出现异常。这时,平台客服以冻结、信息登记不全、充值金额不足等为由让张某充值解冻。张某先后四次向对方提供的账号充值1000元、8000元、4000元和5000元,当客服告知需继续充值方可提现时,张某发现被骗遂报警。

  警方提醒:网购游戏账号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谨防上当受骗。建议玩家购买游戏账号时,要提高警惕。在互联网上交易游戏装备或者游戏账号时,一定要使用游戏官方经营或授权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如果游戏本身没有经营或者授权给第三方平台,最好咨询游戏的官方客服,寻找官方认可的交易渠道。

警惕“注销贷款记录”诈骗套路
个人征信记录无法注销修改

  案例一
  6月28日14时许,老街街道6小区居民刘女士接到自称是“360借条”金融客服的电话,称刘女士大学期间在“360借条”平台注册过,现平台上有其个人信息和贷款记录,若不及时销户将影响个人征信。随后,对方报出刘女士的个人信息,刘女士信以为真。为了清空平台内“贷款额度”,在客服的提示下,刘女士从“360借条”平台借款3.3万元转账到指定私人账户中。转账后,刘女士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
  凡是自称贷款平台的客服,为用户提供注销不良网贷征信记录的电话都是诈骗。个人只要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征信。
  接到此类自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对方提供的任何网址和说辞,对于存疑的事项,应登录官方平台或官方客服咨询。
  一旦被骗,受害人要保存相关材料,并立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