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高位打造升级版“粮棉仓”

——天筑建工集团推进师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综述?????本报特约记者 邓春林 赵平彪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9月15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金秋九月,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在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的136团,2019年建设的467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即将收获的棉田里,一朵朵白绒绒的棉花像赶集似的竞相吐絮,浓浓的丰收气息扑面而来。
  “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扛稳国家粮棉安全重任,师市党委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一个具体行动,持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提升粮棉产能,让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粮棉仓”根基更加稳固。
  今年6月,师市在连续多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再次启动了2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涉及10个农牧团场(镇)共23个农业连队,工程造价2.61亿元。由于该项目是国家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由中央预算资金和师市配套资金进行建设,被师市党委列为2020年重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工程。
  项目计划工期为351个日历天,实际有效施工工期只有210天。在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的情况下,在师市农业农村局及建设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指导关心下,天筑建工集团肩负起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承揽了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集团党委向师市党委作出郑重承诺,将不负师市党委的重托,在规定的期限内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等目标的实现,年内完成总工作量的80%以上。
建立完善保障机制
确保项目顺利开建

  “师市党委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交给我们,是上级党委对集团公司的高度信任,我们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围绕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升级版,突出节约高效利用水土资源,在师市建设一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把更多的低产田变成‘粮棉仓’。”在集团公司召开的党委会上,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占国说。
  6月25日至7月2日,天筑建工集团党委连续6次召开党委(扩大)会、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题会,研究讨论《天筑建工集团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办法》、项目负责人选聘等相关事宜,对各标段项目负责人进行资格审查。
  “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天筑建工集团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制度保障机制,确保项目建设工作透明、工程优质、资金安全。为了便于管理,按照就近和均衡原则,坚持集中连片、整体推进,集团对标段进行了拆分或合并,将23个连队(镇)划分为21个标段同步施工。同时成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部,先后出台工程建设、资金管理、激励评价等多项政策文件和管理制度,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统一管理,形成“一个任务清单、一个资金渠道、一套管理体系”的目标考核责任制进行管理的新模式,实现农田建设投资标准、技术措施、建设模式、项目实施、建设规范“五统一”,使项目建设更加规范,管理更加高效。设立了安全生产、技术质量、经营核算、物资机械、劳务用工、财务资金等6个管理组,制定了资金专户管控、进度量化控制、质量管理措施、安全文明达标、物资机械管理、现场劳务管理等管控措施,将总体施工计划、每月施工计划层层分解,实行挂图作战、完成销号的动态管理制度。
  134团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干旱缺水、农田水利发展一直存在投入不足、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一些多年未治的低产田、荒滩地以及条田不规整、灌排设施不配套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业增产增效和职工增收。7月9日,在该团27连,60多名建筑工人,7台作业机械进入施工作业现场,拉开了八师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序幕。
  师市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内容包括:农田道路297.14公里,现浇渠道58.971公里,装配式渠道121.1公里,沉砂池及吸水池207个,渠道建筑物492座,道路涵桥136座及滴灌管网和林床工程等系列建设内容。随后,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143团、148团、150团等团场陆续进入施工期。
率先运用视频管理
项目协调组进现场

  “樊经理,请你介绍一下134团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进展情况。”
  “该项目于7月9日破土动工,计划建设高效节水灌溉3.7万亩,分别在6连、27连2个连队实施。大家现在看到的画面是27连正在改建的田间道路工程,工地现场除了施工机械外,还有20多名工人正在铺设道路砂石料......”8月3日,师市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34团项目负责人樊志峥,正通过施工项目视频管理系统向设在147团的指挥部传送画面,介绍项目工地的进展情况,这是天筑建工集团首次运用视频管理系统进行建筑工地的管理。
  2020年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区域范围大、战线长、工地分散,涉及师市多个区域,依靠指挥部的车辆对每个作业点的施工情况进行检查,难度非常大,如果将21个标段全部都走到,全程超过500公里,需要3天的时间才能做到。
  天筑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占国说:“实地了解项目的工程质量和进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及人力、财力和精力。为此,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利用腾讯会议系统,将各分会场设在了每一个标段,指挥部可随时通过分会场从项目工地传回的画面,实时了解各标段的生产动态及安全生产情况,解决了检查难、了解情况片面的问题,对疆内外其他项目的管理起到了示范作用。”
  天筑建工集团总经理王剑斌说:“通过项目视频管理系统,工地上每天动用的机械数量、劳动力是否到位、工人是否有违章操作,在指挥部就可以了解得非常详细,出现的问题也一目了然,大大缩短了生产检查等工作的时间,节约了施工成本。”
  8月4日,师市在134团召开由周边8个农牧团场负责人参加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上,师市党委常委、副师长魏凤云对天筑建工集团视频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给予了高度肯定。
  为了有效组织好施工管理,天筑建工集团组建了一支特别的专业管理团队,他们是由10名集团班子成员组成的“专项施工项目协调组”,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首长责任制”。协调组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确保国家粮棉安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10名班子成员先后30多次到各团场调研指导。集团公司建立了与连队“两委”代表、团场代表、监理单位4方监督的监理体系,与各团场主要领导对接,与项目监理会商,一方面坚持高位推动,一方面理顺体制机制,与团场一起协调各标段施工中遇到的困难,与监理一道协商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6次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推进会,动员部署工作,推进项目进展,破解权责不清、部门交叉、多头管理等突出问题。
抓紧时间加快进度
满足来年灌溉需求

  天筑建工集团严格按照项目方案施工,抢抓时间节点,按时保质完成各节点施工任务,确保满足来年团场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在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中,天筑建工集团项目管理部主任焦新春和指挥部的同事们将工作时间集中放在了检查督办协调上。项目施工时,指挥部6个管理组每周定时定点到施工现场进行日常考核考评,做到对项目基本情况清楚、进度清楚、存在的问题清楚,全力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自7月份开工建设以来,天筑建工集团严格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做好每一项工作,开展了大干120天劳动竞赛,做到人员、机械、设备三到位,抓紧时间抢进度,全力以赴打好攻坚战。目前,该项目每天上劳力800多人,机械126台架。
  焦新春说:“目前,134团27连、148团11连、石河子镇十户窑村、150团22连等标段已经完成总任务的50%以上。到今年年底,除了植树任务以外,我们完成任务的总量超过总工作量的80%没有问题。”
  “粮食和棉花单产、总产持续提高,连队农业职工收入水涨船高。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136团党委书记、政委王东升说。
  “看到眼前新修的渠道,我们确实很高兴。渠道防渗后,水的损耗小了,利用率高了,省心省力又省钱,关键是给我们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收入。”134团8连职工李松林说。
  “项目全部建成后,师市有条件的耕地将实现高产稳产,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土地抗风险能力和效益产出将得到有效提升。”师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康东岭说。
  下一步,师市党委将利用国债资金,把垦区100万亩以上的良田建设成为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林成行、旱能灌、涝能排、产量高的稳定保量的“粮棉仓”,形成垦区连片规模最大、技术集成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