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八师石河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1月27日石河子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29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目  录
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二章 发展环境
第二篇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第三章 指导思想
  第四章 基本原则
  第五章 发展目标
第三篇 实施创新引领,打造兵团北疆科技创新高地
  第六章 建设科技重大创新平台
  第七章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第八章 加强院校创新交流合作
  第九章 建设人才荟萃的活力石城
  第十章 促进区域协同创新
  第十一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四篇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打造国家现代农业引领区
  第十二章 健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第十三章 健全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第十四章 健全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第十五章 深入推进团场连队振兴
第五篇 推动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六章 重塑石城制造新优势
  第十七章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八章 打造千亿级园区
第六篇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第十九章 做优做特旅游业
  第二十章 打造区域商贸中心
  第二十一章 打造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第二十二章 打造兵团北疆金融中心
  第二十三章 推动发展航空产业
  第二十四章 积极发展康养产业
第七篇 推动新型城镇化,打造精致秀美宜居公园城市
  第二十五章 完善城镇布局
  第二十六章 建设红山新区
  第二十七章 提升城镇功能
  第二十八章 提高城市品质
  第二十九章 精细化城市管理
  第三十章 推进设市建镇
第八篇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提速发展支撑能力
  第三十一章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向交通枢纽
  第三十二章 打造北疆兵团新基建中心
  第三十三章 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十四章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九篇 推进文化润疆,打造先进文化示范区
  第三十五章 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
  第三十六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三十七章 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第三十八章 传承弘扬军垦文化
  第三十九章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四十章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四十一章 打造文化创意之都
  第四十二章 推进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
第十篇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体制优势
  第四十三章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十四章 打造团场经济新的增长极
  第四十五章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第四十六章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第十一篇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
  第四十七章 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第四十八章 落实兵团向南发展战略
  第四十九章 打造兵地融合发展新典范
第十二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家园
  第五十章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五十一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第五十二章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五十三章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第五十四章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第五十五章 健全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第十三篇 完善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第五十六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五十七章 实施教育强市战略
  第五十八章 构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第五十九章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第六十章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十一章 健全重点群体服务体系
  第六十二章 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第六十三章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第十四篇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幸福平安石城
  第六十四章 大力推进法治建设
  第六十五章 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
  第六十六章 建设一流民兵队伍
  第六十七章 加快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十五篇 深化对口援疆战略,提升援助综合效益
  第六十八章 突出抓好干部人才援疆
  第六十九章 务实推进产业援疆
  第七十章 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援疆
  第七十一章 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十六篇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第七十二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七十三章 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力度
  第七十四章 加强工作协同保障机制
  第七十五章 严格规范规划实施管理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兵团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动新时代兵团事业大发展,发挥特殊作用的重要五年;是八师石河子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八师石河子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于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石河子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
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师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师市党委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兵团党委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高质量发展促经济、人民生活添幸福,全面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石河子新局面。
  经济实力持续提升。2020年,师市生产总值达到552亿元,年均增长6%。三次产业结构为20.8:35.3:43.9,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户滩新材料园区初具规模,天业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第470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223位,天山铝业成为师市第5家上市公司、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418位,天富集团跻身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249位、中国能源500强企业第186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8.77亿元。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7.87亿元,年均增长5%。十三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6亿元。石河子市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7位。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规划建设红山新区,主城区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军垦风貌区基本形成,楼宇建筑增添军垦底色,军垦文化充分彰显。5条环城生态绿带启动建设,将军山公园、泽众公园、军垦广场体育公园、玉禾田体育公园建成开放,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公园城市逐步形成。会展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艺术中心等“十大公建”有序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玉禾田公司成功入驻,云数据中心投入运行,城市管理实现精细化。
  深化改革有序推进。“政”的职能不断完善,承接完成兵团下放的3022项权力事项。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行政机构编制压缩48%。团场改革基本完成,连队土地、职工、民兵“三位一体”制度全面落实,团场财政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师市直管企业由19家压缩到4家,上市公司全部扭亏为盈。园区体制改革卓有成效,入驻企业3397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医药卫生、水利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挥石河子大学和新疆农垦科学院科技支撑服务作用,积极融入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石总场北泉镇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天富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煤制合成气制乙二醇、1,4-丁二醇、6英寸SiC晶片、220公斤级蓝宝石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师市被认定为国家区域良种繁育基地,棉花、辣椒新品种选育超过30个。节水农业走在全国前列,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2%。拥有院士工作站3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9家;获得兵团科技进步奖28项。
  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任务,蓝天、碧水、净土和连队人居环境整治四场标志性战役取得重大进展,23个城中村散煤燃烧完成治理,431家“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关停、改造燃煤机组25台,全面压减煤炭610万吨,实施蘑菇湖综合治理工程,同步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中水回用工程,全面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和地膜回收工程,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提前两年完成精准脱贫任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保持动态为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化解政府性债务23.84亿元,化解团场经营性债务54.88亿元,守住了不发生金融风险底线。
  向南发展更加深入。代管园区实力不断壮大,引进73家企业入驻,规上工业由代管前5家增长到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2亿元。择优选派1904名干部人才赴南疆参加支教、支医、挂职等帮扶工作。帮助喀什地区叶城县、三师东风农场实现脱贫。
  兵地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坚持“兵地一盘棋”,石河子与玛纳斯县兵地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干部交流、教育联盟、医联体合作机制,推进两地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石玛沙维稳、疫情联防联控,筑牢一体化安全防线。玛纳斯河两岸生态治理初见成效。石玛大桥建成通车,玛石铁路一期基本建成。经济融合发展、文化交融共建、维稳责任共担、民族团结共创的良好局面形成。
  援疆综合效益持续显现。项目援疆更加务实,3.65亿元援疆资金用于产业促进就业、文化教育、改善民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干部人才培养培训等领域29个项目,助推师市发展。215名援疆干部人才,100余名柔性引进专家扎根奉献在师市,为师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