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师石河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29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上接六版)
第七十一章 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组织更多师市民族团结模范、爱国宗教人士、基层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到内地参观学习。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交往活动,推动建立石河子中学生赴内地学习体制机制,定期开展“辽疆一家亲”夏令营活动,促进石河子少数民族学生了解辽沈风情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争取社会各界对援疆工作的支持,讲好援疆故事、新疆故事,宣传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安居乐业,让更多人走进石河子。
第十六篇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坚持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师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尺,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强大合力。
第七十二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提高对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解力、执行力、落实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持续强化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推动“四项监督”贯通融合、同向发力,不断提高监督治理效能。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刮骨疗毒、正本清源、凝心聚力的政治功能,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优化领导班子,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始终把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摆在干部考察的重中之重,重点选拔一批在工作一线有担当、有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加强干部正向激励,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充分保护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对基层干部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
第七十三章 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力度
优化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导向。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制定落实产业扶持政策措施,围绕师市产业布局、财政税收、融资担保、人才服务、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及知识产权许可等重点领域,研究出台细化实施方案,加强政策间衔接协调,保证政策实施效果。确保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优先向就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公共服务领域倾斜,优先支持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和区域建设,发挥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导向指引作用,用规划执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七十四章 加强工作协同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的导向作用,有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促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功能配套有效对接融合,在主体功能定位、重大生产力布局、重点项目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上,确保总体要求一致,形成以本规划为统领,各级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师市各部门、团场要针对所担负的中长期发展任务,制定年度具体措施,切实组织落实。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经济增长质量、就业、价格等宏观调控指标的监测预警。
第七十五章 严格规范规划实施管理
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及时分解落实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任务和政策,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加强对各团场各部门工作的指导,加大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力度,科学严格绩效考核,构建领导有力、衔接有序、配合密切、协调顺畅和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相关部门紧密跟踪、监测、分析相关领域规划实施情况,分析研究规划年度实施情况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师市党委报告。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由师市党委组织开展全面评估。在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到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因其他重要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需要调整本规划时,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应适时提出建议,提请师市党委审议批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