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团50万亩棉花100%实现无人机飞防作业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8月12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德智摄影报道 眼下正值棉花铃期坐果关键期。在垦区团场的棉田里,“飞手”们操控农业植保无人机穿梭在棉田进行飞防作业,实现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精细化、智能化,为今年垦区棉花丰产丰收夯实基础。
在防治虫害和叶面施肥过程中,记者在142团很少见到机车作业,取而代之的是使用无人机飞防作业。8月9日,新疆天禾农业科技公司服务团队的工人在142团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今年棉花采摘前的最后一次治虫和叶面施肥飞防服务作业(见右图)。
今年142团共种植棉花50万亩。目前,正值棉花铃期管理阶段,该团共有300架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无人机飞防作业率达到100%。
在作业现场,记者看到,飞手借助先进的导航操作系统,指挥植保无人机完成起飞悬停、空中直角转弯、低空喷洒等动作。这种先进的飞防方式在施肥、喷药等方面更具优势。在飞防作业中无论大小地块,无人机都能轻松完成。新疆天禾农业科技公司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孔博表示:“像这块十几亩的地,过去传统人工作业一个人单次作业的话,需要2到3天的时间。现在用植保无人机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把这块地打完。”
农工李小强的100亩棉花地用了一个小时就结束了飞防作业。他告诉记者,采用无人机飞防作业,与传统的拖拉机作业相比,精准、便捷、灵活、效率高,很受农工们欢迎。无人机采用的导航定位系统,喷洒精准,几乎没有药物浪费现象。一架无人机,平均每小时可以作业100亩,一天可完成1000亩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