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永恒的军垦记忆

——石河子市军垦风貌核心区掠影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德智 文/图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11月04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置身美丽的石河子,你是否会想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凯歌进疆,挺进荒原,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战风沙、斗严寒,将戈壁化绿洲的场景?
  你是否还记得儿时连队的露天电影院?晴朗的夜晚,凉风习习,忙活了一天的农工们汇聚到连部,夜色就是天然的暗房,白色的银幕挂在树干上,电影开场了。
  你的耳畔是否还回荡着当年戈壁绿洲上响起的第一声织机的轰鸣声?1958年,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将石河子规划建设成新型工业城市的决定,兵团和农八师先后在石河子建成19个工厂,如:八一棉纺厂、八一毛纺厂、八一糖厂、石河子第四机床厂、石河子织染厂、石河子造纸厂等等。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如今,这些美好的往事,在我市1小区军垦风貌核心区通过《挺进石河子》《军垦生活》《工业记忆》等军垦雕塑群一一展现出来,让人们再次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漫步在军垦风貌核心区,眼前栩栩如生的军垦雕塑群让人眼前一亮。军垦雕塑群有5处,军垦展示台有6座,军垦历史风貌建筑有3处,景观绿化13000平方米,夜间照明及亮化墙灯新建2500多套,道路及停车场改造10375平方米,建筑修复及改建15000平方米,园区铺装改建46407平方米。
  《挺进石河子》人物众多,在群雕中最为醒目。这组群雕共有27位人物,人物高度2.5米。作品展现了1950年初,王震、陶峙岳、陶晋初和二十六师政治委员王季龙等将领选址,新疆军区二十二兵团第九军第二十六师进驻茫茫戈壁石河子,开启屯垦戍边新征程的历史画卷。群雕描绘了王震将军带领部队历经千辛万苦,穿过茫茫戈壁,站在石河子这片土地上眺望远方的历史瞬间。群雕由东向西一字排开,气势恢宏。王震将军手拿望远镜与其他几个部下伫立远眺,战士们有的振臂高呼,有的面带微笑,有的奋力前行,神态各异。雕塑运用了具象写实的手法,把人物的内心情感与时代精神面貌生动地表现出来。雕塑意在传承老一辈军垦人的革命精神与信念,不断激励后人铭记历史、开拓进取,爱国爱疆。
  《逐梦筑梦》表现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加快新疆建设步伐,为了给兵团补充大量新鲜血液,上海等全国各地一批富有活力的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赶赴新疆支援边疆建设。他们在新疆垦荒种地、建设工厂,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雕塑运用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向那个特别的时代致敬,纪念那些不平凡的日子,那段无悔的青春,赞美那群可爱的军垦知青。
  军垦风貌核心区项目于2020年9月动工,施工改造历时一年。按照“展示军垦文化、传承革命作风、再建石城风貌、打造宜居城市”的思路,师市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环境优美、旅游休闲、吸引投资的展示区。军垦风貌核心区是军垦人的形象展示,也是对历史的回顾。创作者在设计上突出革命先辈建设石河子时艰苦奋斗、不畏艰辛、励精图治的精神,同时展现新时期石城人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新风貌,立足历史和现实,为打造生态休闲、宜居宜游的共和国军垦第一城增光添彩。

  图①:军垦风貌核心区鸟瞰。
  图②:9月1日,一位老人在《逐梦筑梦》雕塑前寻找当年自己影子。
  图③:10月30日,市民在《工业记忆》群雕前驻足观望。
  图④:10月15日,一位小朋友被《拔河比赛》雕塑中的人物所吸引。
  图⑤:10月28日,市民参观军垦风貌核心区内仿真修建的老连部。
  图⑥:10月30日,一位老人在《挺进石河子》群雕前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