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让石城市民生活更有品质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11月1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从家出发步行不超过15分钟,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都可以得到满足,这样的愿景正在石河子市成为现实。近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评审结果的公示》,在首次入选的全国30个城市中,石河子市榜上有名。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刻钟能做什么?快速地吃完一顿工作餐,敷一张面膜,去楼下拿个快递,听三首歌。在紧张而忙碌的生活节奏中,一刻钟能做的事情似乎都很细小,但对石河子市的居民来说,一刻钟却能完成不少日常生活中需要处理的事。
今年56岁的郑桂英是石河子市新城街道七社区的老住户,退休一年多来,她经常到石河子市西公园锻炼和游玩,从家步行5分钟就能到达公园。郑桂英说:“现在公园都是开放式的,走几步就进了公园,公园环境也非常优美,生活很惬意。”在公园里游玩的市民于楠告诉记者,现在石城商业圈和各个小区都离很近,能健身、跳舞、唱歌的小广场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假日里到图书馆、新华书店看书都挺方便的。
今年,商务部办公厅印发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明确指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在住宅小区,居民步行15分钟时间内,要规划配套养老、医疗、教育、购物、交通、健身、休闲等各种生活必需的配套设施,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所需。
按照商务部的要求,近两年,师市商务局着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有不少居民感受到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带来的各种快捷和便利。每天晨练之后,很多市民会步行10分钟左右,逛逛社区里的早餐店、超市、菜店,社区里配套的各种生活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目前,买菜理发、求医问诊在社区里都能解决。石河子市的53个社区分布着203家便民药店、中西医儿科诊所86家,还有4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居民们实现了“一刻钟寻医问药”。郑桂英的父母年过八旬,日常体检保健、身体不适时,只要到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可以解决。与此同时,社区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也为居民解决了社保、老龄服务、残疾人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菜品丰富、价格实惠的社区蔬菜便民直销店更是让居民省去了奔波之苦。如今,石河子市便利店、早餐店、家政服务店等便民商业网点达10318个,标准化品牌连锁店铺占社区商业网点的18%。加上电子商务的兴起,一些市民借助手机下单足不出户就可以采购到需要的生活物资。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一端连着社区居民,另一端连着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便民生活圈的打造还让不少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创业。仅在石河子市40多个便民蔬菜直销点里,运输、销售、配送等环节提供的就业岗位就有600多个。石河子市新城街道便民蔬菜直销点负责人李江说:“现在社区里的便民利民店很多,方便了市民,也让从业者有了稳定的收入,我的这个店每个月能收入万把块钱。”
石河子市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鼓励便利店增加干洗衣物、维修电器等多样化服务,还鼓励连锁店搭载书报经营、家政预约等项目,实现一店多能,满足居民不同的消费需求。
师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科告诉记者:“师市结合老百姓的需求支持一店多能,专门制定了关于支持商店连锁化和品牌化的一些相关扶持政策。师市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扶持培育小微企业发展,对本地规范经营并且年收入连续增长的创业小微企业,按照50万到500万元不等给予补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此外,师市针对一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不足、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功能服务单一等问题,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在石河子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不少老旧小区通过改造,新增了垃圾分类环保驿站,居民们投放垃圾和换购废旧物品比以往方便了许多。石河子市新城街道七社区居民马兰对此感触很深,“原先这个小区没有环保驿站,废旧物品不知道往哪里送,要跑很远才有专门收购点。现在好了,环保驿站解决了这些难题。”马兰说。
和马兰一样,谈起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带来的变化,石河子市向阳街道社区居民柳毅同样感同身受。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们反映石河子市子午路一带缺乏休闲娱乐消费综合体,这个意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这两年,石河子市投入近一亿元,专门打造了幸福路步行街,把原来城市道路的一个支线打造成了集休闲、娱乐、消费为一体的步行街。“和以前传统的商业模式不一样,幸福路商业街既是一个商业圈,又和生活小区完美结合在一起,市民购物非常方便。”柳毅说。
柳毅喜欢用镜头纪录生活中的变化,他说:“随着城市老旧小区的改造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打造,我拍摄的画面也越来越美了。生活、出行、娃娃上学都非常方便,感觉幸福指数特别高。”
石河子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广泛采纳百姓意见,努力满足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力争做到一刻钟圈住所有人。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石河子市烟火味浓厚,衣食住行举步即达,居民们提升生活便利的小愿望逐步得到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有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中的各个小循环,充分体现出石河子市社会工作模式,正在由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向政府调控同社会协调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群众力量互动加速转变。通过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石河子大学经济和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林对石河子市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进行了权威解答。
对石河子这样一座“军垦名城”来说,红色文化的印记又是怎样融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呢?柳毅居住的向阳街道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就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为中心,打造了军垦风貌文化核心区,通过军垦故事雕像、军垦纪念墙、地窝子和窑洞等情景再现,向人们讲述一代代军垦战士保卫祖国、建设边疆的故事。
像这样的红色文化传承也延伸到了社区。走进向阳街道22社区雷锋精神传承馆,可以看到300多件雷锋主题纪念品,这些全是由社区居民捐赠的。
今后,石河子市将以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为契机,以提升广大市民幸福指数为有力抓手,从群众需求出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把城市建设得更有温度,让居民生活更有品质。
图①市民在我市向阳街道1小区军垦风貌文化核心区参观游览。
图②市民在石河子新华书店看书。
图③市民在西公园休闲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