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改”出来的幸福生活

——老街街道12社区改造纪实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1月18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通讯员 李娟 文/图

      “小区改造后,房子冬天不冷了,下水道不堵了,楼前新修的健身小广场,方便了我们老年人健身;楼房内外都新刷了一遍,窗户也换了,现在住得可舒心了,和新楼房一样。”每天都出来遛弯的老街街道12社区居民刘素芳对小区的改造赞不绝口,竖起了大拇指,“这件事办到了我们心坎里。”
  12社区位于石河子老城区商业中心,幸福路步行街位于此处。小区共有104栋居民楼,多数楼房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常住人口4931户,共一万余人。多年来,小区杂物随意堆放比较严重,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污水外溢情况频发,暖气管道老化严重,房屋冬天不暖和,而且屋顶漏水不断,居民怨声载道,多次向社区反映。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2021年,老街街道12社区纳入师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历时半年,小区面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小区怎么改,改成什么样,我们要充分征集居民意愿,让居民满意。”12-2社区党委书记蔡永新说。改造前,社区工作人员与联户长、居民代表一起走访入户,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改造心愿,收集居民改造意见30多条;有的居民白天不在家,工作人员就晚上加班加点走访,努力让改造深入人心。管道堵塞、私搭乱建、堆放杂物、楼房破旧、楼顶漏水……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部纳入了社区改造范畴。
  “制定改造方案时,我们利用征求意见表、微信群、电话等方式,让广大居民参与进来,随时将居民最急切、最直接的需求纳入到改造方案,居民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蔡永新说,小区老年人居多,根据提议社区将修理安装路灯、安装休闲桌椅,设置健身休闲设施等意见纳入改造方案并落地实施。
  改造过程中,社区动员居民骨干80余人分4组全程参与、全程监管,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让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共建共享。以前拆不动、清不掉的违建、围栏、垃圾、杂物,在社区协调动员下,居民们主动自拆自清。两个月时间,共拆除违建、围墙231处、18271平米,拆除防护栏1万余套,清除了老旧小区多年存在的顽疾、污垢。施工过程中,社区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改造联席会35次,协调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80个。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代表进行三级督导,对施工用料和质量严格监督把关。“有专业经验的居民代表负责督导,连水泥和沙子配比都做到了门儿清,大伙对工程质量也放心了。”蔡永新介绍说。
  12社区改造共完成了104栋楼房的外墙保温、屋面防水、质感漆工程,新增停车位3274个,新建和铺装小区路面9.3万平方米,改造供热管网1955米,改造供水管网887米,更换单元门130套,增添休闲桌椅64套,增加休闲健身设施5套……
  “改造完成后,就像换了一个新小区,我们经常拍照晒朋友圈。”居民王凤梅说。不久前,住建部城建司组织全国100个老旧小区示范点的住建部门、街道、社区召开第八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经验交流视频会,老街街道12-2社区在会上介绍了解决小区老旧管网更换难的经验做法。
  而幸福路步行街经过改造,两侧建筑外观打造成了新时代军垦小镇风格,分为城市记忆、特色经营区、文艺路演区、儿童主题区,还增设了兵团文化记忆墙、裸眼3D互动屏,设置了富有创意的雕塑、景观小品等,情趣十足。改造后的步行街集军垦特色与现代文明于一体,将文化、旅游与商业灯光及布景巧妙融合,交互辉映,具备了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旅游公共服务等多项功能,充分体现了石城特色和兵团风采,形成了独具浓厚军垦历史文化风貌的商业景观区,前来参观打卡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近日,幸福路步行街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为兵团唯一入选街区。
  老旧小区改造不易,维护更难。不少改造后的小区因为管理不善,重蹈覆辙,依然“脏乱差”,群众怨言不断。为保持和巩固好老旧小区改造成果,持续改善小区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强化治理效能,12社区制定了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管理长效机制建设13项工作措施,采取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模式,对小区日常垃圾分类、规范停车等进行全方位管理,推动维护和运营管理机制与时俱进,并不断完善、提升,确保了改造后的老旧小区不“返旧”,居民幸福“不打折。”
  图①、图②、图③为12社区改造后的居民区、幸福路步行街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