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首盛塑化公司回应客户

按合同办 供货价格不涨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2月08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德智摄影报道 2月6日,石河子首盛塑化公司总经理闫书君接到一位老客户的电话,客户担心地问道:“今年的产品会涨价吗?”“请放心,原材料再涨,咱们的供货价格不变……”闫书君干脆地回应说。
  首盛塑化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农用地膜、滴灌带、节水管材为主的生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通过自身不断努力,靠产品质量、信誉和灵活的经营策略站稳了脚跟,实现规模效益成倍增长,实现了年产地膜10000多吨,滴灌带管材800多吨的目标,成为产值上亿的规模型企业。公司连续10年被政府授予守信誉先进单位,2005年取得国家产品质量考核证书,2009年荣获中国名优产品称号。
  企业做大了,闫书君却坚信,只有大家好了,企业才能更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近年来,他带领企业推出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在帮助家庭困难农工及早脱贫的同时,也为公司赢得了市场和信誉。
  2021年入秋后,许多老客户与往年一样早早就和公司签订供货合同,并预交了订金。没想到,公司10月下旬开机生后,市场上的原材料价格开始上涨,加工生产地膜和滴灌带的聚乙烯,与上年同期相比每吨上涨了1000多元。见此情形,有人建议先缓一缓,等原材料价格平稳后,再购入开机生产。但这样一来,不但会错过最佳生产时机,还会耽误农时。公司决定,购进1000多吨原料,确保春播物资按时供应。
  2月4日,记者在首盛塑化公司看到,十几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在生产,工人们挥汗赶订单,区间车在车间和仓库间来回穿梭,装运下线的地膜产品。为确保订单任务完成,春节期间首盛塑化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人们实行三班倒,加班加点、开足马力忙生产。截至当日,公司已累计生产地膜产品1100多吨,完成订单任务的60%,累计生产滴灌带800多吨,完成订单任务的50%。
 公司财务人员算了一笔账,此次受原材料涨价因素影响,如果执行合同价,现在车间每加工生产1吨产品,公司就会亏损1000元。但公司领导层开会后决定,不停产、不调价,信守合同,确保订单任务如期完成,因市场因素造成的损失由公司单方面承担。
  闫书君说:“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企业发展要考虑长远,我们信守了合同,提高了企业的社会信誉度,将会闯出更大的市场。”
  右图为员工正在为客户装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