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劳动中创造的文化瑰宝——二十四节气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2月18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劳动中创造的文化瑰宝——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节气歌,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古人根据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指导农业生产不误时节。西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圭表测影法在黄河流域测定节气。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来自三百多年前订立的依据太阳黄阳度数划分。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指导着人们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智慧。早在2016年,“二十四节气”已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2月4日立春,北京冬奥会开幕。当晚,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作为设计灵感,惊艳了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劳动之美、时代之美。本期文化版特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作简单介绍,让我们在这图文并茂的展示中,进一步体会、感悟中华文化的智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