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天宏基公司:“小巨人”迈大步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2月03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德智 特约记者赵海忠摄影报道 1月30日,记者在新疆天宏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公司投资建设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二期年产4万吨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已投入生产。目前,公司进入繁忙的生产周期,工人们每天24小时三班倒确保完成订单生产任务。
  天宏基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十户滩新材料产业园,最早是一家生产太阳能电池板切割刃料的企业。2015年通过整合资源和技术创新,企业成功转型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成为疆内唯一一家集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与研发为一体的企业。
  据介绍,该公司生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是目前电信储能市场锂电池的主要生产材料之一。公司注重产品研发,近年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与石河子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院校在材料研究、人才储备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经过不断研究试验,公司在锂电池负极材料这一新能源储能技术领域取得了16项国家专利技术,并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11月,公司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二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该公司已和国内生产负极材料的龙头企业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及发展需要,在新能源负极材料领域的原料机理研究、产品开发、装备技术开发及一体化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打通双方上下游供应链,确保原料供应。同时,公司将在研发和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依托中南大学、石河子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形成一批由一线研发团队、高学历科技型人才、相关科研院所组成的科研团队。
  该公司2018年被自治区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9月连续被自治区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和上海杉杉、深圳贝特瑞、璞泰来、东莞凯金等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军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了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跨越式发展。
  2020年至2021年,该公司承担了国家科技项目“科技助力2020”,在利用新疆碳资源生产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技术和产业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利用新疆石油焦开发出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并完成量产。目前,产品销往国内外各大锂电池生产厂商,并成功应用在特斯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和无人机、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上。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获得技术专利40余项。
  公司副总经理李沛保介绍,公司现已形成锂电池负极石墨化产能4万吨,完成投资10.5亿元。2022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实现税收1亿元。
  图为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检查二期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年产4万吨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