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11月20日,在SC4921次航班上,一位老人突发意识丧失,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援疆专家、石河子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霞霞出手相救,帮助老人转危为安。乘客为她鼓掌、点赞,她说——

“这是我做医生的责任!”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11月2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泽山

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急性发作、需要及时抢救的危险病症。在11月20日青岛飞乌鲁木齐的SC4921次航班上,就突发了这样一起病例。危急时刻,出手抢救的是石河子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援疆专家王霞霞。
  当时,王霞霞正在安静地休息。突然,走道对面有人惊呼:“乘务员,乘务员!有人晕倒了!”
  听到这个消息,王霞霞一个激灵,连忙坐起来,解开安全带,从座位上冲了出来。只见走道边的座椅上歪躺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王霞霞赶忙凑到老人耳边呼唤,没有回应,已经意识不清了;王霞霞又连忙触摸老人的桡动脉,脉搏很微弱……
  空乘人员赶了过来,了解情况后,要广播呼叫乘客中有没有医生。王霞霞对她说:“我就是医生!快拿听诊器和血压计来!”
  “要按压胸部,做心肺复苏吧?”有空乘人员和乘客这样议论。王霞霞量完血压、听过心音,作出初步判断:老人处于低血压状态,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差,衣服穿得多,又在密闭的高气压空间,迷走神经反射可能性大,暂时不需要按压胸部做心肺复苏,免得造成不必要的肋骨骨折等并发症。
  看着王霞霞娴熟的动作,听到王霞霞专业的评估,人们镇定了下来。“快给老人补液、降温!”王霞霞利索地给老人脱外套、喂水、反复测血压,乘务员不停地给老人扇风……慢慢地,老人额头上的汗没了,血压逐渐回升了。接着,老人苏醒过来了,能说话了,直到转危为安、恢复正常。
  “谢谢您救了我的命!谢谢大家!”老人握着王霞霞的手说。
  机舱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乘客拍了照片、视频,在朋友圈和自媒体上为王霞霞点赞。王霞霞说:“我是医生,只是顺手做了一件份内的事。哪个医生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的。这是我们做医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