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20日在石河子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石河子市市长 葛志辉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2月29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石河子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也是师市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具挑战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和兵团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化感恩为力量、承关怀而奋起,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历次全会和兵团党委八届历次全会部署,在师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2+2+5”定位定向,紧紧围绕“1+4+4+6”经济高质量发展布局,全力以赴抓经济搞建设、凝心聚力抓改革促发展、千方百计办实事惠民生、慎终如始防风险保稳定,较好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交出了难中求成、竞进有为的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2023年,师市生产总值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9亿元。新增常住人口1.09万人,新增就业1.3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高于生产总值增速1.4个百分点。
  一年来,我们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勇毅前行,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迎难而上、抗压而行,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一是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6.4万亩、增长3.2%,粮食总产量47.9万吨、增长98.4%,冬小麦最高单产894.3公斤,创历史新高。新改建高标准农田68.62万亩、总量达338.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0.7%。推进种业振兴,师市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玉米制种大县。实施畜牧业“千百万亿”工程,各类牲畜存栏102.83万头只、增长5.4%;出栏172.8万头只、增长9.7%。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级和兵团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17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4家。“花园牛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名单,“军垦1949”区域公共品牌荣获“第43届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区域经济代表品牌”。师市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开展棉花、玉米、番茄等种植合作。二是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024.9亿元、增长10.7%。采取“以量补价”措施,有效应对大宗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等不利影响,占工业经济70%的重点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拉动师市工业增长9.4个百分点。实施工业项目203个,完成投资125.4亿元、增长14.8%。新仁科技30万吨电池箔、天业7万吨草酸、2万吨草酸酯、天域航通大型无人运输机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石河子市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碳硅铝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三是现代服务业拉动强劲。实施“扩内需、促消费”行动,波浪式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150余场,发放消费券1000万元,拉动汽车、家电、餐饮等重点领域消费45亿元,中秋国庆“两节”期间,石河子排名全国最具消费爆发力城市第四位。交通物流结构持续优化,货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1%,多式联运物流港年发货量超1500万吨。承办兵团全民健身运动会,举办军垦文化灯光秀、艺术节、半程马拉松赛等文旅、赛事活动50余场次。全年接待游客1020万人次、增长40.2%,实现旅游收入56.1亿元、增长45.3%,再创历史新高。幸福路商圈、万达商贸综合体一路繁花,让市井气息满满,都市感觉更“燃”。石河子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集全民之力、汇全民之智打造的“共和国军垦第一城”案例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典型案例。
  (二)抓近谋远、延链强链,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一是聚焦主线抓引领。编制完成能源和产业绿色转型“1264”实施方案,策划生成了5大类43个、总投资2101亿元的能源和产业项目库。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上,举办了师市能源和产业“双线”绿色发展发布会,成功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340亿元。聚力打造清洁能源高地,光伏发电并网装机量突破2GW,全疆最大的3GW“光伏+防沙治沙”项目落地开工,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4.9%。兵团首个商用制加氢站和氢能重卡运营项目投入试运行。越隆达和天能化工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二是聚焦项目强支撑。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692个项目有序开复工,完成投资285.13亿元、增长18.5%。谋划储备近、中、远期项目1639个,总投资达6585.4亿元。天展4万吨高纯铝、天宏基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建设完成。天耀新能源科技2GW高效组件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着力推动数字化产业项目,实施“两化”融合项目23个,组建新疆绿洲数字投资运营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中智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和基础数据标注生产中心。智慧城市中心正式投用。师市成为兵团首个全国“千兆网络城市”。三是聚焦招引育潜能。紧盯九条产业链,建立“1+3+9+N”“双招双引”工作体系,探索形成项目评审机制、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和政策触发式兑现机制,出台新能源、硅基铝基新材料、通用航空等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兑现历年累计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资金11.4亿元。在建招商引资项目298个,形成实物量159亿元,排名兵团第二。四是聚焦企业优服务。坚持“一链一策”,开展以“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包保帮扶活动,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358个,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6家,15家企业获批兵团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年升规升限入库单位136家,增长3.67倍。新增市场主体10074户,增长80.4%,在经济承压前行中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广阔前景。
  (三)锐意改革、聚力创新,内生动能加速释放。一是重点改革纵深推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师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1+N”方案,推进天业集团设立兵团国有企业首家财务公司,天富集团与兵团国资委、七师国资集团共同组建的中新建电力集团挂牌运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01.3%,金融债务总额较年初下降8.3%。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新疆银行石河子分行筹建工作,成立师市首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辖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23.5亿元、增长4.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67.4亿元、增长18%。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启动高新区工作专班,同经开区工作联动,(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