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0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上接一版)
“这个项目计划7月30日完工。项目建成后,这里将生产出第一架新疆造、兵团产的鸿雁大型无人机,对促进师市航空装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石河子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世平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还将围绕通航装备制造、航空物流、拓展应用场景等方面,瞄准通航产业头部企业开展精准对接与洽谈合作,招引更多配套项目、配套产业落地,全力打造兵团通航产业集群,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师市通航产业向全产业链时代迈进。
岁月如流,日月如梭。
如果说十年前师市的工业体系主要是以化工、纺织、食品等为主,那么十年后的今天,师市通过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目前已形成了门类更为丰富的现代工业体系。
2023年,师市共实施工业项目203个,完成投资125.4亿元、增长14.8%。
围绕碳基、铝基、硅基新材料等9条产业链,师市紧抓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聚焦现有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新材料、氢储能、通用航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正奋力将“关键变量”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2023年,师市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024.9亿元、增长10.7%。其中,占工业经济70%的重点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拉动师市工业增长9.4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师市共拥有兵团级“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到41家,占兵团的33.1%;拥有兵团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占兵团的22.6%;30家工业企业成为兵团首批工业百强企业……这些企业在经济承压前行中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广阔前景。
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人间四月天,春暖花盛开。
听闻将军山辽疆生态公园里的芝樱花开了,4月20日这天,马惠平约了几个姐妹前往公园赏花。
“这几年,咱石河子变得越来越美丽了。你看,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后,24小区变化多大。咱石河子老百姓是旧城改造的最大受益者。”途经24小区时,马惠平忍不住说道。
今年60岁的马惠平退休前是师市教育局纪委书记。2014年4月30日,在新疆迎宾馆10号楼会见厅,马惠平作为全疆教育系统的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当习近平总书记温热的手握住我的手时,刹那间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如今再次想来,仍然热泪盈眶。我深知自己的成功和成长,是因为我生活在‘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盛世里,扎根在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辈出的边疆沃土里……”马惠平骄傲地说,当时,她身着回族传统服饰去参加接见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与她握手时,新华社记者拍下了珍贵的一瞬间。
2019年,马惠平退休后,除了照顾年迈的父母,还经常参加关工委组织的关心下一代活动。
“每天,我陪着父母在小区遛弯时,父母经常发出感慨,以前住的是土房子,后来住上了楼房。楼房住旧了,政府开始改造旧楼房。经过改造,旧楼房就像新楼房一样。”马惠平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对师市的老百姓来说,这十年,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莫过于老旧小区改造了。
这几年,师市先后投入资金37.36亿元,改造了33个小区,惠及15.05万户、35.78万人;改造楼栋1795余栋,加装电梯23部;改造小区道路196.2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24164个;改造水电暖气129公里,改造排水183.39公里;小区绿化415万平方米。
为改出居民幸福感和群众满意度,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师市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以居民迫切需求为着力点,多方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我们想到的,政府已经为我们想到了。我们没有想到的,政府也为我们考虑到了。能生活在这座城市,我们由衷地感到幸福。”老街道街道12—1小区居民田玉良说。
有付出就有回报。
师市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工作经验和成效被收录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使用指导手册》中,并向全国推广。2023年改造的11-1小区被列为全国完整建设社区试点小区。
2024年,师市计划再投资4.11亿元,改造8个老旧小区,惠及0.81万户、1.6万人。
……
无边光景日日新。
这十年,师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一个十年,师市上下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围绕兵团精神传承地、兵团实力展示地和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火车头”、新时代维稳戍边战略基地定位,向建设兵团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兵团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新疆农业现代化引领区、兵团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先行区、现代军垦名城奋勇前行……石河子垦区七十余万各族职工群众也有信心和决心,把石河子建设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