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园林规划师王效英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30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2011年6月20日,石河子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石河子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40%,人均公共绿地12.1平方米,形成了“绿成带、树成片、林成景”的城市绿化体系,绿色早已成为石河子的品牌。这里面灌注着原石河子市城建局副总工程师、绿化办公室主任王效英太多的心血。
王效英,1932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商人家庭。1950年,抗美援朝热潮在全国兴起,正在读高三的王效英报名要上前线。由于她个子小,部队没收,建议她去新疆。家里人坚决反对,而王效英去意已决。她偷偷跑出家,什么都没带,上了大卡车才看到妈妈和姐姐急匆匆赶来。妈妈塞给她4块银元,姐姐脱下一件毛衣给她,一家人从此天各一方。
就这样,王效英随部队来到新疆。初到石河子时,大戈壁的干旱与荒凉让来自“天府之国”的王效英深感震惊。数九寒天,冰雪满地,她白天和男同志一起拉爬犁,挥汗运土建果园,晚上还要读书学习。高中文化在那时算是大知识分子了,但王效英坚决拒绝留在机关,再三要求去上大学读园艺,用知识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1952年5月,她如愿进入新疆八一农学院林学系学习。1956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石河子兵直园艺场工作。从那一天起,她就下决心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全部献给新城,一心一意为石河子增添绿色。
一天,陶峙岳司令员到石河子园艺场检查工作,看到一些长势不好的大丽花,疑惑的问:“这种花花冠可以开到十几厘米大,为什么这里的只有五六厘米?”面对司令员的发问,在场者都低头不语,年轻的王效英却直言不讳:“花圃里缺少肥料……我们没有积肥劳力,您让我们种树种花把石河子建成花园城市,却又不给劳力,想叫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饱。”将军很惊奇她的直率,反问道:“如果给你劳力,能把花种好吗?”“当然可以!不信,您明年再来检查。”她毫不迟疑地回答。司令员当即下令调来一个排的人搞石河子园林建设。这一排人在王效英的指导下,立即开始积肥施肥,精心栽花植树种草,修建花圃苗圃和公园。石河子的新城绿化越搞越好,受到广泛的赞誉,她也成为石河子园林处造林队的第一任女队长。
石河子原是戈壁滩,想种棵树,一铁锹下去全是石头,水分很难保持。1960年大旱,连庄稼都浇不上水,树就更谈不上了,王效英急得跑到兵团司令部哭。第二天,时任兵团副政委张仲瀚把她叫去说:“宁可旱死三亩田,也不能旱死石河子一棵树,水已经给你们派了,抓紧吧!”王效英回忆说:“我那个高兴啊,整夜不睡觉忙浇树!”
20世纪60年代,王效英反复研究和实验,使树木扦插成活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85%,一年生苗高2.5米以上,不仅为石河子大面积栽种提供了苗木,也为自治区各地州及青海、玉门、兰州等省市的绿化作出了贡献。
在十年动乱的年月里,为新城绿化立下汗马功劳的石河子园林处被迫解散。因喜爱花花草草被批判“资产阶级情调”和“白专道路”,王效英被下放去养猪,她没有皱一下眉头,但看到自己和同事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花草树木被任意砍伐,绿树成荫初具规模的西公园也被毁掉改作农田,她不禁失声痛哭。
1972年秋,王效英重返工作岗位时,只向领导提了两个要求:一是重建园林处,配齐专业队伍;二是把公园还给城市,恢复养花植草栽树。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往北京采集花木种子。为了省钱,每天在树林、公园里一粒粒拣拾,甚至跑到居民家里讨要。当行囊装满花木种子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去东北引进苹果良种。由于连日劳累,在沈阳火车站转车时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抢救。医生不知道她来自何方,打开她装满花木种子的行李包找出一张介绍信,才知道是从新疆来引种的园林工作者。苏醒后她念念不忘“采种有季节,错过几天就等于错过一年”,谢绝了医生劝她住院休息的好意,三天后就提上行李返程了。
为选择适合的树种,她从大西北跑到大东北,踏遍大小兴安岭。为背回大叶柏、小叶柏和樟子松树苗,她把自己的所有随身用品甚至连牙膏都托运了。根部裹泥的大捆树苗足有五六十公斤,比她的个头高,比她的身子重,上火车下汽车一路背着走,听说她要把树苗背到新疆,行人们大为吃惊并深为感动,纷纷出手相助。回到石河子,她的腰都伸不直了,疼得浑身大汗直流泪,可节气不能耽误,她只好咬牙忍着,双腿跪在地上挖坑栽树,边干边指导他人。一排排树苗迎着春风吐绿芽了,她的腰疼也不知不觉好了。退休以后她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惊讶地问,你30岁以前腰椎是不是断过?王效英吓了一跳,“我那时真不知道自己的腰断了,觉得能挺就挺过去吧。”
1982年,年过半百的王效英被任命为师市绿化办主任、副总工程师,主持制定了绿化、美化石河子的统一规划,使全市绿化有章可循。1983年,她带队检查市区的绿化工作时,发现有一个单位绿化面积太少,还擅自将绿化用地堆放垃圾,她当即提出整改。两天后,她看见该单位仍无动于衷,便迅速调来推土机清除垃圾,并亲自动手打桩、放线进行规划……这件事后,全市人都知道王效英抓绿化手腕硬,敢动真格的。
在王效英的倡导下,石河子市开展全民春秋两季义务植树活动,三季种草、四季施工,使石河子绿化覆盖率以平均每年3.2%的速度增长,迅速超过自治区下达的绿化指标。
因为始终一心扑在园林工作上,王效英获得很多荣誉。她两次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兵团三八红旗手、全国绿化奖章。她还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一等奖和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退休以后,成都的亲人约她回去定居,她婉谢了,说住在石河子很幸福。老了,她的个子愈来愈小了,而石河子满城苍郁青葱的林带却惊人地铺展开来和高大起来。那是一片美丽而深情的绿海,是她永不凋谢的生命记忆和永远的骄傲。
上图为王效英在工作中。
(石河子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