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守护群众“钱袋子”

师市公安帮助市民止损50万元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6月24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石河子讯 通讯员李翰林报道  
近日,师市公安局快速反应,及时劝阻了一起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事件,帮助群众止损50万元,用实际行动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
  6月7日,下班回到家的开发区派出所58社区警务室辅警李姗姗和往常一样,翻看手机里社区居民群的信息。一条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聊天记录引起了她的注意,信息显示居民匡女士可能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李姗姗当即拨打了匡女士的电话,向其讲解此类诈骗的手段和惯用伎俩。
  挂断电话后,李姗姗还是放心不下,立即向派出所汇报情况,并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前往匡女士家。敲开匡女士家门时,她正在和对方通话。电话中,“法院工作人员”一再催促匡女士按照要求操作,否则将“依法处置”。李姗姗亮明身份后,对方随即挂断电话,并将她拉黑。原来,匡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法院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匡女士涉嫌“洗钱”要对其进行“刑事拘捕”,并发来“拘捕令”。见“拘捕令”里白纸黑字写明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且加盖了鲜红的“印章”,匡女士一下子被唬住了。
  自己“洗钱”?曾经丢过身份证的匡女士立即想到会不会跟这个有关时。对方又打来电话,告知匡女士想“洗脱嫌疑”必须往“指定账户”里打入50万保证金。正当匡女士将信将疑之际,李姗姗找上了门。
  “幸亏在群里问了一嘴,也多亏你及时劝阻,要不然我可能就被骗了。”惊出一身冷汗的匡女士对李姗姗感激不已。趁热打铁,李姗姗对匡女士及其家属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例、套路及防范措施,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师市公安提醒广大百姓,公检法机关办案不存在“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不会通过网络发布逮捕证、通缉令等文书,也不会让群众转账汇款。凡自称“公检法机关”,通过电话、QQ、微信等通讯交友软件让你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