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开展棉蚜虫飞防联合试验示范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7月08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璨阳 彭新报道 7月3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石河子大学试验田开展棉花蚜虫飞防联合试验示范。
棉花蚜虫是新疆棉区的主要病虫害之一,每年6月前后是棉花蚜虫的危害高峰期。棉花蚜虫严重影响新疆棉的产量,并对区域经济稳定发展造成影响。自2022年以来,3家合作单位的科研团队先后投入30余名科研工作者,联合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于今年4月成功创制出一种由新型Janus颗粒构筑的农药新剂型。
该剂型展现出优异的植物叶片粘附性能,能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进一步降低农药流失带来的土壤污染,为棉花蚜虫高效精准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有望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做出更多新的贡献。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高分子所所长杨振忠介绍:“我们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石河子大学共同开展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利用新型的、颗粒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来研制新型的药物制剂,也就是基于Janus颗粒构筑的新型飞防制剂,希望能将其运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在石河子大学试验田飞防联合试验示范现场,只见无人机在棉花条田上空低飞,开展新型制剂飞防作业。科研团队现场观摩了飞防虫害的试验。
活动中,3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共同研究了病虫害对于棉花的影响,对药物防控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并探讨如何进一步研究利用新材料制作新型制剂来提升高效精准防治病虫害能力。
据了解,目前,在教育部开展的中西部骨干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西部之光”计划等政策支持下,石河子大学已选派教师前往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杨振忠教授课题组访问学习,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石河子大学高级实验师陈凯告诉记者:“我在杨振忠教授的课题组里,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活动。在杨教授的课题组里学习,使我在学术研究方面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