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经济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劳模工匠“送教上门” 职工尽享“技能盛宴”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9月06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李庆 曾兴合 文/图
  9月3日,来自大连的8位劳模工匠走进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集团“送教上门”。他们按照专业分为5组,为200余名职工分享成长故事、传授技能经验、面对面答疑解惑。
  大家满怀崇敬和期待,早早地聚集在课堂,静候劳模工匠的到来。
技能分享:
劳模工匠现场教学

  “现场聆听李国勇、朱先波大师的成长经历,讲解焊接技巧和细节,我收获良多,不虚此行。”十师北屯市新疆屯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党支部书记、栗思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栗思营说。
  栗思营与天富集团伟业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杨建立经常交流工作心得。得知大连劳模工匠要“送教上门”,9月2日,栗思营与工作室成员专程从十师北屯市连夜赶来。
  “我们的工作室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作室成员也没有参加过大的比赛,迫切需要和大师们多多交流学习。两位劳模工匠的经验分享十分细致,这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很多弯路。”栗思营深有感触地说。
  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开赛在即。授课中,劳模工匠特别针对赛事内容为学员讲解要点(见图①)。杨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提前收集了20多个问题,包括焊材选择、焊接工艺、班组建设等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劳模工匠现场一一解答,并手把手示范教学(见图②)。
  在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能源供电产业授课现场,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劳模,国网大连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董明分享了自己在生产运维过程中遇到的事故案例,给大家讲明白事故处理的思路,帮助大家树立系统观念。
  听了董明的讲解,天富能源供电产业检修工区保护一班班长张栋有了破解难题的新思路:“要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图纸分析原理,再将一个个回路隔离开,这样就解决了频频出现的串路问题。”
  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技术、理念和人才等各类亟待解决的问题,劳模工匠“送教上门”,为化解实际难题提供了解决办法。
精神启迪:
劳模精神的生动诠释

  大连劳模工匠在分享生产和管理经验之余,还阐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技能人才应如何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创新思维、提升自身技能水平。
  劳模工匠的宣讲深深触动了现场职工,大家专注聆听,不时记录、思考。分享结束时,大家仍围在劳模工匠身边,请教问题、互动交流。
  新入职青年职工表示,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发扬和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朱先波大师在周六休息日还开放了工作室,免费提供材料,供主动前来学习的职工使用,并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指导。”杨建立说,受朱先波的影响,杨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也将面向有意愿学习、想要不断进步的职工开放,并不断给予参赛职工技术支持。
师徒结对:
技能成长的新起点

  当天,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能源水热产业还举办了导师带徒签约仪式,华能(大连)热电公司高级工程师、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专家组成员、大连市供热专家姜选军(见图③左)与6名徒弟现场签约。
  “经过姜老师的讲解,我对从前期的工程到用户端所形成的闭合原理感触颇深。今后,我会运用相应的原理指导、开展工作。”天富能源水热产业调度中心职工刘微说。
  “供热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各专业的问题存在共性,接下来,我们可以把问题集中起来共同沟通、协调解决。”姜选军表示。此次,他所带的6名徒弟分别是中新建电力集团营销、生产、调度等专业领域的带头人,他们将把基层出现的“疑难杂症”汇总起来,合力形成解决方案。
  “这次交流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水热产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得很好,我会将此次交流学习的收获带回大连,共同进步。”姜选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