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戈壁明珠”日月新 百花盛开幸福长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1月08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秀

七十年,放之于历史的长河,不过是沧海一粟;
  七十年,放之于军垦事业的发展,不过是长途跬步;
  七十年,对被喻为“戈壁明珠”的“共和国军垦第一城”——八师石河子市来说,是四代军垦人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这七十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师市七十余万各族职工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各族职工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垦区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显著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经过四代军垦人的开发建设,师市现已形成碳基、铝基、硅基、能源、纺织服装、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52家,各类市场主体58347户。拥有天业股份、天富能源、天业节水、西部牧业、天山铝业、大全能源6家上市公司,设有兵团首个海关,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2023年,师市实现生产总值831.73亿元,较2012年的205亿元增长了306%。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市发展的原动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具体实践。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师市并提出殷殷嘱托。当前,师市上下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是方向,是路径,更是破题之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师市党委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主动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增长稳中有进、稳中有优。
  尤其是近年,师市锚定“2+2+5”定位定向,紧紧围绕“1+4+4+6”经济高质量发展布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在热情似火的6月,师市总投资343.7亿元的2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近年,师市主动作为、积极转型,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牵引,以能源和产业“双线”绿色转型为抓手,持续推动支柱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迈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也为聚力打造“千百十”亿级产业、园区、企业,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万里平畴、高新技术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今年,师市种植的20.83万亩冬小麦、330万亩棉花喜获丰收。
  如今,采棉机、北斗导航、无人机等高新科技已广泛应用于师市农业生产中。通过推广使用高新技术为农业提质增效,师市生产的葡萄、西瓜、甜瓜远销疆外,鲜食葡萄入选中国首届农民丰收节“100个品牌农产品”名录,炮台甜瓜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名录。
  眼下,八师14个团场“百连示范”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团场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和谐的田园式家园滋润着各族职工群众的心田。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情怀,是担当,更是庄严承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师市党委的奋斗目标。
  多年来,师市党委用心用情用力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将每年财政支出的86%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切实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
  2019年以来,师市先后投入资金37.36亿元,改造了33个老旧小区,惠及15.05万户、35.78万人。
  2024年,师市再投资4.11亿元,改造8个老旧小区,惠及0.81万户、1.6万人。
  民生之计,在于安民、富民、乐民。其中,看病、养老、就业都是民生中的大事。
  为将民生实事落地落实,师市投资十多亿元新建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百姓就医环境大为改观。如今,石城百姓生个小病或是健身,(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