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绘就乡村新画卷

——记147团19连党支部书记朱新民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庆 通讯员 杨飞提
        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是147团19连党支部书记朱新民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在乡村振兴一线扎实工作、服务为民,践行使命担当。2024年,朱新民荣获兵团劳动模范、师市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勇破难题 展现担当
  前几年,在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进程中,朱新民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文件,深入职工群众中宣传讲解。通过耐心解答职工的疑问来消除大家的顾虑,让职工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益处。在改革的过程中,朱新民积极协调各方关系,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危旧房屋拆除工作是近两年连队面临的一大难题。危旧房屋不仅影响连队的整体面貌,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少职工对拆除危旧房屋存在抵触情绪,担心拆除后无处居住,也担心得不到合理的补偿。
  面对这种情况,朱新民带领“两委”成员挨家挨户到职工家走访,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于确实存在困难的职工,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临时住所和合理补偿。同时,朱新民还向职工详细介绍了危旧房屋拆除后的规划和发展前景,让职工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希望。
  在拆除工作中,朱新民和“两委”成员积极帮助职工搬运物品、清理垃圾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连队的危旧房屋被顺利拆除,连队面貌焕然一新。
开拓创新 促进发展
  近两年,朱新民积极推广大豆种植,助力连队职工群众增收。
  朱新民带领连队职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引“良机”、护“良田”、施“良技”、育“良种”、用“良法”。他积极对接新疆农垦科学院,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到连队指导职工群众科学种田;带领职工群众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召开职工大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职工群众宣传惠农政策,激发职工群众种粮积极性。
  起初,在推广大豆种植时,职工们对大豆种植缺乏信心,担心收益不高。朱新民带着职工参观其他连队的大豆种植示范田,帮着大家算收益。他还邀请农业技术专家为职工培训,解决大家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连队职工逐渐放下顾虑,纷纷加入到大豆种植的行列中来。
  2022年,19连党支部主动认领了全团大豆种植400亩的任务。朱新民带领连队职工通过优化改良“新疆春大豆厚膜下滴灌超高产种植模式”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项目”,形成农机农艺相配套的农业综合技术,开展大豆亩产400公斤的高产技术攻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147团19连700亩连片种植的“新大豆23号”创造了全国大豆百亩测产439.17公斤的最高纪录。
产业带动 富民强连
  为了进一步调整连队产业结构,朱新民和“两委”成员积极探索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连队配合团场积极引进鲁卓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初耕绿谷田园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建设1座5000平方米玻璃智能温室、1座智慧植物工厂、12座特色蔬菜种植大棚,种植口感番茄、水果黄瓜、彩色辣椒、奶油草莓等高端蔬菜水果。
  项目建设初期,面对土地流转、资金筹集等诸多实际问题,朱新民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为项目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他还积极动员职工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朱新民每天都到现场查看进度、解决问题,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初耕绿谷田园综合体项目顺利建成后,通过订单收购、周边商户上门采购等方式,所产作物在市场供不应求,为连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职工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19连还配合团场引进博浩智渔公司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利用闲置大棚发展设施渔业,建成了10座设施渔业大棚,发展罗非鱼、加州鲈鱼、石斑鱼、南美白对虾等水产苗种繁育和养殖,使得连队集体收入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