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文化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快乐的“老帅哥”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2月19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通讯员 邱海虹 靳朝辉
        “青年突击队员们,上!”……
  “爆破手,上!”……
  在石河子老年大学声乐二班的课堂教学现场,随着讲台上,一位身材高大、服饰很“运动”的“老帅哥”一声令下,台下六七名“突击队员”便登上台来拉开了架式,他们当中不少人华发丛生,但个个精神抖擞:“珍贵的灵芝森林里栽 森林里栽/美丽的翡翠深山里埋 深山里埋/假如你要认识我/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琴声悠扬,歌声悦耳,台下学员跟着音乐打起了节拍,这场景令人心动。
  这是学员们在学习老年朋友耳熟能详的歌曲《假如你要认识我》。台上指挥的这位“老帅哥”,就是石河子老年大学声乐教师张森林。
  65岁的张森林,从事音乐教育工作40余年,退休前任和田地区音协主席。曾荣获全国优秀音乐骨干教师,自治区音乐家协会优秀辅导教师等荣誉。张森林来老年大学教书已是第四个年头,他带了两个声乐班、180名学员。许多新学员第一次上他的课就被他幽默风趣、形式多样的教学风格所吸引。班里老学员占大多数,都是张森林的铁杆粉丝,用时髦的话说就是粉丝黏性极强。这得益于张森林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和课堂上出色的组织能力与控场能力。
  “我想尽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这儿来,让他们跟着我的思维转,把我讲的内容很好地接收下来。”张森林从事音乐教学的几十年里,从学前班的孩童到各年龄段的学生都教过,唯独没教过老年人。来老年大学任教之初,他仔细琢磨过老年学员的特点:喜欢唱歌、寻找快乐、流动性大。怎样才能抓住学员的心,用快乐教学留住学生?
  张森林年轻时学过表演,而且吹拉弹唱样样在行。站在老年大学的讲台上,他会适当运用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去吸引学生,用幽默风趣去感染学生。
  每当学生们很快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时,张森林就会张开双臂夸赞到:“你们太棒了!”“我的学生咋都这么优秀!”学生们会忍不住笑出声;当学生总在一个地方出错时,张森林也会耐心地纠正,有时假装生气,逗得学生忍俊不禁。学员们说,上他的课就是一种享受,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快乐。
  每堂课一开始,张森林会带领大家舒展身体张张嘴,然后练习发声,随后学习一条新的视唱练习,再教一首新歌。每当视唱练习或者歌谱中出现新的音符,张森林都会仔细地给大家讲解。前面学过的乐理知识,他也会反复强调。张森林还总结出两句口诀——“扬眉亮眼提笑肌,半打哈欠气挂腰”,提纲挈领,将歌唱时的状态,精准地刻画出来,让人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张森林十分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每次上课,他都会提前在门口等候学生,下课之后他也会晚走几分钟,看看有没有人请教问题。课间休息时,张森林会走下讲台,在阶梯教室巡视,从每一排学生面前走过。一位学员打趣说张森林是“大王来巡山”,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贴切,张老师就是去了解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给每一位学生提问的机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每天晚上,张森林还会抽出时间查看学员们在微信群里交的视唱作业,唱得水平如何,有哪些不足,他都会在下一节课及时进行点评。在张森林的悉心教导下,学员们声乐演唱水平进步很快。最典型的就是声乐二班高声部学生刘学英,她来声乐二班学习已经有五个学期了,从最初的声乐小白到现在能够协助老师在微信群里点评作业,她觉得自己收获满满。
  老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开心。张森林爱他的学生,学生们也爱张老师。
  “一站到讲台上,我就会感到非常快乐。在这里,我能把自己的所学展示出来,帮到大家,我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说到在石河子老年大学教学的体会,张森林这样说。
  “我没想到退休以后还能碰到这么好的老师,我就喜欢上张老师的课。”学员张勇说。
  声乐二班的新学员靳朝晖说:“我这学期才来老年大学学习,报名参加了张老师的声乐班。张老师教育心理学掌握得很好,他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是独特的、被肯定、被欣赏的,上张老师的课不仅能学到乐理知识,还能收获积极美好的情绪价值。”
  这就是快乐的“老帅哥”张森林,他平易近人,把学生当朋友,他幽默风趣,聚拢着学生的心。他不是歌唱家,也不是钢琴家,但他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音乐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