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总理”言谈之间皆民声
本报特约记者 刘胜 通讯员 李浩源 赵婷 汪君焘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2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在我市每年的“两会”上,基层代表的建议都备受关注。今年,基层代表们最关心什么?他们将在两会上反映老百姓的哪些心声?
市人大代表夏中华,是向阳街道22-2社区党委书记。在社区工作的23年中,他走遍了社区的各个角落,可以说是“小巷总理”。他说,作为人大代表,她要做的就是把老百姓的心声讲出来。
人大代表、1社区党委书记任茹明告诉记者,在去年召开的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在1社区西北区改建人行通道门的建议”。“小区外来车辆进入量大,经常出现小区内道路拥堵现象,”任茹明回忆说,“1小区共有7个大门,都未实现人车分离,外来车辆的管理处于失管状态,我提的建议都被相关部门采纳,并且得到了妥善处理。”
今年,任茹明带来了“关于东一路原152团试验站公交站点南移”的建议。他说,城市公交就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东一路原152团试验站公交站点在2022年东一路改造升级后,设在了东一路与天山路交叉路口处,交通高峰期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建议迁移至合适地点,以方便路两侧居民安全出行。
任茹明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多听老百姓的呼声。只有为老百姓说真话、办实事,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和尊重。”
同样,市人大代表、向阳街道23社区党委书记余启文也带来了一份和公共交通有关的建议。余启文说,北三路(东一路至东环路段)作为连接两个居民小区及多所学校、便民服务设施的重要路段,承载着大量人流,特别是老龄人口和适龄儿童。由于原有人行横道被取消,而现有的地下人行通道存在台阶湿滑、设施陈旧、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居民穿行困难,存在安全隐患。对此,他建议在原有地下人行通道加装电梯或扶梯,或者增设地面人行横道。
除了关注城市公共交通,”小巷总理“们对居民的“关键小事”也格外在意。
“这可能是职业敏感,”市人大代表、向阳街道22-2社区党委书记夏中华坦言,有不少居民平时忙于上班,并不常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他们反映的问题往往就是棘手的“干货”。22-2社区西区毗邻万都广场、幸福路步行街等商业中心,人流量大,是外地游客的重要打卡,但是在小区西区现在没有一座公共厕所,行人特别是在夜间无处如厕时,经常发生在附近居民楼栋内或绿地隐蔽处大小便的情况。
为此,夏中华递交建议,希望在22-2小区西区增设一座公共厕所。“这个建议可能不够高大上,但这是实实在在的‘关键小事’。”夏中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