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经济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沃野中的“辉煌”美景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秀 通讯员 王奇新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进入三月下旬,石河子仍小雪不断,143团20连职工、石河子市花园镇辉煌牧业收获机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辉心里十分着急,毕竟往年这个时间段,春耕春播已经全面铺开了。
  3月27日零点20分,看到手机里天气预报显示这两天石河子最低气温零下2至3摄氏度时,王辉自我安慰道:“北疆的春天很短,地温上升很快,农机4月初应该就能下地了,到时连夜干,把农时抢回来!”
  王辉今年50岁。2010年之前,他是一名大货车驾驶员,以跑运输为主。当年,看到143团玉米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他的师傅李明轩问他是否愿意一起买台收割机,专门收割青贮玉米。王辉觉得师傅的这个提议挺好,但苦于手里没有钱。于是,他从11个亲朋好友那借到12万元,和师傅一起购买了一台国产“牧神”牌M300型饲草收割机。没想到,当年纯挣16万元。
  挣到第一桶金后,王辉信心大振,决定把挣来的钱全部用来购买新的农机具。到2013年底,王辉拥有4台饲草收获机,银行存款30万元。
  2013年,兵团出台鼓励职工、致富能人牵头成立农工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学习政策后,王辉萌发了成立合作社的想法,随即与身边的4位朋友商量着成立农工专业合作社。
  说干就干。2014年初,王辉和朋友通过银行贷款、借款等方式筹资300万元,成立了石河子市花园镇辉煌牧业收获机械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了,怎么管,怎么干,怎么分红,怎么发展?当时一连串的问题摆在王辉面前。没有办社经验,也没有可借鉴的“模板”,但合作社必须要有规章制度。除国家法定的合作社章程、制度外,他又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订立了合作社出资规定:凡入社社员必须以实名出资占股,实际参与合作社经营,不允许挂名。优先社员入股,尽可能加大社员的占股比例,钱不够的社员由王辉为其借款补齐,最后剩余股份由王辉认购。
  王辉的这一做法赢得了社员的一致肯定,为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合作社有一台德国进口的‘克拉斯’牌牧草收割机和两台‘牧神’牌S300牧草收割机,当年收获青贮18000多亩,纯收入110万元,社员人均分红10万元。”王辉说。
  2015年,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又投资220万元购买了一台“克拉斯”牌850型饲草收割机,当年收获青贮14000余亩,纯收入90万元,社员人均分红6万元;
  2016年,合作社维持2015年的规模,效益却高于2015年;
  2017年,合作社又购进一台“克拉斯”牌850型饲草收割机,当年收获青贮21000余亩,纯收入160万元,社员人均分红15万元。
  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王辉审时度势地提出要走“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2018年,合作社与新疆天山军垦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长期订单供货合同,解决了种植户盲目种植青贮饲料与玉米以及销售难、结账难的问题,保障了种植户的收益。此外,合作社采取签订合同的方式,为种植户提供有偿耕作机械服务,收费标准视作业量大小随行就市确定。这样,既打破了小家小户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又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耕种效益。
  2018年,合作社在稳固发展饲草收割业务的同时,王辉决定进军采棉机行业。当年购买了一台采棉机,共采收棉花1万亩,加上采收青贮2.2万余亩,纯收入240万元,社员人均分红20万元。
  赵勇是143团20连职工,早早就加入了合作社。他说:“当时加入合作社时,我入股了20万元,本钱早就回来了。”
  这几年,赵勇每年除了种植90多亩棉花地外,秋季还去合作社开农业机械,又多了一份收入。
  “合作社里有不少社员的情况和我一样。这几年,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赵勇说。
  这期间,为开阔眼界,王辉还带着几名合作社社员前往美国,学习美国农业生产中的先进经验,并采购回几台打包机、采棉机。
  2022年,石河子市花园镇辉煌牧业收获机械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称号。
  到2024年年底,合作社共有社员32人,拥有各种农机具30多台,年收入超过5000万元,利润达到260万元,社员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
  2020年,王辉尝试着从内蒙古、东北三省引进一年两季种植小麦、青贮的技术,经过几年试验,效果非常好。“6月20日前收完小麦,7月1日在小麦地里再种玉米,就能确保10月15日前亩产量六七百公斤。我希望在北疆能大面积推广这项技术,提高种植户的收益。”王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