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新疆海拓天恒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3万吨水合肼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14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秀 特约记者赵海忠报道 “随着气温的回升,我们年产3万吨水合肼及配套项目建设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预计4月25日投产。”4月9日,新疆海拓天恒化工有限公司项目技术部部长姚顺说。
  据介绍,为了抢抓工期,施工人员于2月初就进入项目工地,顶着低温,破雪施工。目前,工地上,每天有近百名工人与时间赛跑,正在抢时安装各种设备。
  位于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的海拓天恒化工有限公司投产后,主要生产水合肼。水合肼,别名水合联氨,为无色透明液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水合肼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生产合成发泡剂、锅炉和反应釜清洗处理剂、抗结核和抗糖尿病药物、除草剂、植物生长调和剂和杀菌、杀虫、杀鼠药,此外还可用于生产火箭燃料、重氮燃料、橡胶助剂等。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建厂,是出于政策支持、资源和区位优势等方面的综合考量。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得比较好,落地政策也优惠。在资源方面,我们主要依托同样位于园区内的天业汇合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次氯酸钠、液氨、丙酮、甲苯、蒸汽等,可大幅降低运输成本。”站在高高矗立的罐装设备下,姚顺说,“园区还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供给,而且周边有北疆铁路、连霍高速等交通网络,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
  据介绍,目前,国内每年水合肼需求量稳定在13万吨左右,但一些厂家因规模小、工艺落后、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较差而关停生产线,水合肼总产能由原来的年产15万吨降至10万吨左右,水合肼产量供给仍存在一定的缺口。
  据了解,海拓天恒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水合肼生产装置和1套废盐水处理装置总投资3.88亿元,采用国内最先进的酮连氮法工艺路线,在大幅降低水合肼合成能耗的同时将显著提升产品质量,指标将远优于水合肼行业标准。
  “我们的产品计划销往广东、湖南等地,用于生产杀虫剂等。根据公司的规划,产品今后还将从石河子出口至中亚和俄罗斯等地。”姚顺说。
  据悉,此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实现销售收入9.08亿元左右,年均实现利润4.42亿元左右,年缴税1.78亿元左右,可提供就业岗位1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