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万晓飞:千锤百炼铸就匠心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通讯员 贾书娟 文/图

万晓飞2014年参加工作,是天伟水泥有限公司仪电车间运行协调工,主要负责全厂仪表电器日常维修及智能化升级改造工作。
  2024年,万晓飞作为兵团代表,参加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竞赛的电工赛,他以精湛技艺获优胜奖。同年,凭借在职业技能领域的突出表现,他斩获“兵团技术能手”称号。
  荣誉的背后,是他扎根一线10年、用智慧和汗水铺就的奋斗轨迹。
  “刚来时,我就是一只‘菜鸟’,和老师傅相比,干活的眼力、手速都跟不上,心里很着急。”万晓飞说,刚入职场的他骨子里总有一股冲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每次检查电缆时,他都会用万用表仔细挨个测量,发现电缆有“外伤”,便细细摸索,快速处理电缆上的凹痕、破损;若有“内伤”,就分段查找到“伤口”,用钳子剥去电缆外皮,又快又稳地修补好。
  几年下来,“精益求精”成为万晓飞工作中的“座右铭”,看图纸、编措施、定方案、保质量、忙组装、抓调试……他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事无巨细,认真对待,力求做到最好。凭借在现场积累起来的实践和经验,他一步步成长为天业水泥电气自动化专业方面的全能人才。
  2017年,万晓飞在网上看到了一例无线控制的行车吊控制装置,便联想到了厂里二线窑平台的悬臂吊设备。他结合无线控制系统,再创造地将控制箱落地,既解决了因振动导致的元件更换频繁问题,又解决了现场控制手柄线路拉扯产生的安全隐患,降低了故障率。此课题在集团“五小”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想要实现梦想,就得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努力。”作为一名岗位技术能手,他认为光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够的,尤其在当今高科技、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工作中,他遇到问题就仔细琢磨,始终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
  对于电工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弱电系统,其中的程序语言、设备名称十分晦涩难懂。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万晓飞把设备元件的英文名称翻译成中文,并将关键的指令代码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边工作边学习,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一晃几年过去,万晓飞随身携带的“百宝手册”换了一本又一本,电脑里储存的机电图纸也从原先的几十张变为一百多类。
  近几年,随着公司加大推进设备节能和提高用能效率工作力度,生产现场的高耗能电机改造升级迫在眉睫。万晓飞利用所学所长,对全厂大型普通三相电机、高耗能电机、电容柜、有源滤波柜等进行升级改造,每年节约电费50万元以上。同时完成水泥包装机脚踏开关改造、二线窑平台的悬臂吊无线控制改造等,实现设备操作安全智能化,为推进公司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电力保障。
  2023年5月的一天,公司10千伏线路一段母线进线电压异常。现场调度联系万晓飞处理故障。当天是周末,万晓飞接到电话后深知事态严重,他留下在医院等待看病的孩子,叮嘱妻子后,立即赶到现场。
  经过快速排查配电室,万晓飞发现一旦隐形故障突然扩大,将会导致停机。万晓飞和同事按照操作规程细心检查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节点,更换了新的B相熔断器,准备关上柜门,完成作业。当时,万晓飞仍心存疑虑:熔断器不会无故熔断,肯定还有故障点没有消除。“没有得到准确直流电阻和耐压值,绝对不能送电。”说话间,他立即联系正在加班做高压试验的同事帮助测量。经过重新试验,发现电压互感器的直流电阻有问题。万晓飞将电压互感器装置拆开仔细检查后发现T装置已经击穿,绝缘材料烧熔,一旦合闸,会导致整条生产线的设备停止运行。换上了新的PT装置后,经过又一遍的仔细检查后合闸,设备恢复了正常。
  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让万晓飞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在企业内部开展的“师带徒”活动中,万晓飞多次被选定为电气自动化专业方面的师傅,承担起培养青年职工的任务。他坚持“理论+实践”的带徒方式,从电气设备性能、故障易发点、排除方法等步骤入手,坚持在一线检验学习成效,在一线锤炼技能水平。多年来,他为车间培训技术骨干11人,保证了技术人才的延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2023年,万晓飞代表师市参加兵团第九届职业技能竞赛电工组比赛,获得一等奖;同年,代表兵团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电工组),取得了第18名的成绩。同时,他被评为“师市技术能手”,入选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兵团推荐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