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烟火课堂润童心 石河子萌娃掌勺烹春意

石河子第十一小学“把春天搬上餐桌”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刘伊诺 彭新 实习生马瑀瑄摄影报道 当剪刀遇见春韭,当课堂连接土地,石河子第十一小学的劳动实践课飘出了别样清香。4月22日,记者走进该校劳动实践基地,看学生们如何用双手创造“能吃的作业”。
  据了解,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该校已将劳动教育纳入课后托管特色活动体系,目前已累计开展290余期烹饪课程。
  记者走进食育课堂里,只见42名学生系着围裙在桌台前忙碌。案板上整齐摆放着自种的韭菜、现和的面团。从和面、清洗到调馅包制,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了韭菜蒸饺制作的全过程。当笼屉掀开瞬间,孩子们迫不及待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烹饪课老师曾好东介绍:“学校开设烹饪课,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品尝美食,更是让他们亲近自然,体验劳动,收获成长。”
  四(三)班学生侯嘉译高兴地说:“这些蒸饺特别好吃,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做的,自己包的。”
  劳动教育的生命力正从课堂延伸到家庭生活,不少学生已是家中的“小厨神”,用课堂上习得的技能帮父母做家务。
  五(一)班学生阿依夏·阿布力孜说:“当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就会给他们做饭菜,等他们回到家,看到桌上的饭菜,他们一脸惊讶,当时我可骄傲了。”
  据了解,除食育课堂外,该校还开设书法、手工等特色托管实践课程25种,共有500多名师生参加。这些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多元实践中触摸生活的温度,形成“五育融合”的素质教育新样态。
  图为学生们围在一起清理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