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经济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民营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职工群众家门口享红利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石海 通讯员 王明轩

近年来,144团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产业融合模式,吸引8家行业领军民营企业落户,带动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职工富裕、生态优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5月21日,走进新疆伦辉食品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猪场,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智能饲喂系统会根据每头猪的生长数据,精准调配专属“营养餐”;环境控制系统则自动调节温湿度,为生猪打造舒适的生长环境;粪污也能“变废为宝”,经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滋养团场农田。作为兵团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伦辉食品公司每月产能高达3万头生猪,本地销售占比30%,60%的冷鲜肉被端上了西藏、四川等地消费者的餐桌。
  “作为144团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从落户到投产,团场提供了一站式服务,让我们迅速扎根、快速发展。如今,我们实现了从饲料配方到环境调控,从疫病防控到废物资源化处理,从全流程智能化生猪养殖到屠宰一条龙生产。”该公司董事长漆家红表示。
  在伦辉食品公司的带动下,280多名团场职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生产线工人刘强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开心地说:“不仅能在家门口上班,工资待遇还特别好,每个月的工资加奖金能拿1万多。”
  距离伦辉食品公司10公里的钟家庄镇玖牧缘合作社里,700头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正享受着“五星级待遇”:机械臂自动拌料投喂,物联网实时监测反刍频率、运动量等健康数据。通过科学配方与智能化设备协同,合作社存栏量已突破1400头,较传统养殖模式节省人工成本65%。
  合作社会计王爱芳介绍:“我们2022年通过团招商引资落户到144团7连,从澳洲进口700头荷斯坦奶牛,通过自产自育,现在存栏达到1400头。科学配方和采用机械化、智能化设备,让我们的养殖场实现了质的提升,节省了很多成本。”该合作社员工赛力克感触更深,“我在这里上班近两年了,企业环境好,住宿伙食也不错,收入很高,每个月能拿七八千,我为团场能有这样的好企业点赞!”
  与玖牧缘合作社隔田相望的144团1连鑫康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地规模最大的毛驴养殖基地。这里通过科学配料,确保驴肉、驴奶产品高品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让系列产品在疆内市场备受青睐。该合作社负责人姜勇表示:“作为团场的招商引资企业,我们不仅看重当地优惠的土地政策,更被这里的高效服务所吸引,这样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数据显示,2024年,144团生猪存栏量达19.7万头,同比增加54.73%,出栏量超50万头;屠宰加工冷鲜肉1.57万吨,工业总产值达2.7亿元。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正是团场构建的“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利益联结机制,让产业链增值收益稳稳留在了职工的口袋里。
  今年,该团计划将生猪存栏量增至21.47万头,出栏量瞄准55万头,持续巩固在师市畜牧产业的领先地位。接下来,144团将继续推进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智能化全面改造以及多业态协同并进的发展战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加速勾勒产业蓬勃兴旺、职工群众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的绚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