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算力要破解两大核心命题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6月25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于江艳
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一场静默却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从传统的能源输出大区向数字经济时代的算力枢纽转型。当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智算产业园拔地而起,当克拉玛依自动驾驶客车穿梭于街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业升级,更是新疆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谋求新生的战略抉择。
然而,这场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破解人才与技术这两大核心命题。
新疆发展算力产业优势显而易见——低廉的电价、广袤的土地、丰富的绿电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这些“硬件”要素构成吸引算力企业投资的强大磁力。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与技术的竞争。算力基础设施可以快速建设,但人才梯队和技术积累却需要时间的沉淀。新疆能否实现从“输电者”到“输算者”的华丽转身,取决于其能否构建起与算力经济相匹配的人才生态系统。
不可否认的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新疆在高层次数字人才储备上还存在明显差距。要想通过数字经济实现弯道超车,新疆必须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建“人才—产业—城市”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可以考虑与顶尖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设立专项人才引进计划,同时大力发展本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地数字人才。
在技术突破方面,新疆需要走出一条差异化竞争之路。与东部地区比拼通用性技术研发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新疆应当聚焦自身优势领域,如能源行业的数字化应用、跨境数字经济、多语言人工智能等特色方向。这种“应用导向、特色发展”的技术路线,比盲目追求技术高大上更为务实有效。
新疆的算力雄心还面临产业链协同的挑战。算力经济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与数据要素市场、应用场景开发等环节协同发展。目前新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还有待提高,本地化高端应用场景还需加快开发。
从更宏观视角看,新疆的算力发展承载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经济转型的引擎,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试验田。新疆从电力到算力的转型之路,恰似开拓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既有优势也有短板。唯有将硬件优势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将资源禀赋与人才技术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从能源大区到算力枢纽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