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医者的防疫故事
本报记者 张丽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04月24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1月27日大年初三,刚吃完午饭的陈杰荣接到了市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打来的电话,通知她到师市首个新冠疫情隔离观察点——党校报到,参加师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陈杰荣放下电话便开始收拾行李,爱人卢宝江默默地在一旁帮忙。
“她去观察点,我担心是肯定的,但作为家属,我对她的工作非常理解,也很支持,在疫情面前,这是身为医护人员不可推卸的职责。”爱人卢宝江表示。
2020年的春节,本应是举国欢庆的传统节日,却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随即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升级,让这个春节显得不寻常。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做为父母牵挂的女儿、丈夫至爱的妻子,陈杰荣没能在这个春节陪伴在家人身边,没能给予他们及时的关心和照顾。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疫情,她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她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
虽然从医近30年,但参加这种战“疫”还是第一次。
到了师市党委党校,陈杰荣放下行李就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做为第一批进入党校的三位医护人员之一,陈杰荣在干好医生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与护士一起对每个房间的床上用品和洗漱用品进行严格消毒。到了开饭时间,她又忙着给被隔离人员送餐。
考虑到被隔离人员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没有经过这方面学习和培训过的陈杰荣,只要一有时间便加紧学习心理疏导方面的知识,尽己所能及时对有情绪波动的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说不紧张、不担心那是假的。我也是血肉之躯,肯定存在被感染的风险。工作忙起来时还好,可是回到房间自己一个人独处时,还是挺紧张、挺担心的。”这些话,陈杰荣只会对爱人说。当她和同事们在一起时,却又总是那么沉着、淡定。
在每日的疫情监测中,陈杰荣一再提醒同事们要做到认真细致、科学严谨。同时,她还抓住每一次与被隔离人员互动的时间,给他们宣讲新冠肺炎的症状、感染途径等知识,教他们如何做好消毒和防护,提高被隔离人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党校被隔离人员出现一例确诊病患后,陈杰荣自己也成了被隔离人员。在隔离观察期间,她除了做好自己房间的消毒和自身防护外,还经常通过电话向同事们了解党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给同事们提出科学的建议。
2月27日隔离观察结束,陈杰荣回到了家中。关注每天的疫情动态,依然是她生活中的重点。
她从新闻中得知,3月12日,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对精准有序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初三、高三年级、中职学校毕业年级开学工作方案作出了安排,便做好了上班的准备。
3月13日,陈杰荣接到高中学区管服中心的通知后,立刻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投入到学校复课前的疫情防控准备工作中。这一次,她临危受命,承担起了高中学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的职责。她带领全体医护人员,积极配合学挍管服中心对学校生活区开展了严格的防护:建立隔离观察室,三区两通道清洁区、缓冲区、隔离观察区各相关制度流程上墙,做到熟记发热处置流程,每天对观察区进行三次消毒并做好记录……
开学后,怎样预防和控制疫情在学校蔓延?有学生出现体温异常等症状怎么办?如何做好校园内的消毒消杀工作?
针对学校和家长们关心的这些问题,陈杰荣主动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大家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3月15日,高中城2000多名师生安全有序返校。从这天开始,陈杰荣按照分组,每天早上7点40分、中午2点20分,准时站在高中学区分管学校的校门口,协助老师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并监督学生规范地佩戴口罩,对出现发热症状的学生按照医学流程及时进行处理。
3月22日,高中学区7000多名师生全部到位。3月23日,全体师生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除了48小时连续值班,换休期间,只要接到学校的电话,陈杰荣都会不分昼夜、一刻都不耽误地赶到学校。
“隔离观察期间,我每天都关注全国各地的疫情变化。每次在电视里看到战斗在湖北的医护人员因长时间身着防护设施,脸部、胳膊伤痕累累的镜头,我都感动得落泪。在心疼他们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个职业的神圣和崇高。”陈杰荣说。
做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医护人员,陈杰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