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减后加的优化组合
——天业集团推进国企改革系列报道之一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3月23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辉 通讯员 范旭
惊蛰过后,天气渐暖,处处显现春的生机。3月15日,147团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内,高塔林立,气势恢宏,满载原料煤和产品罐的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操作人员与中控对讲声此起彼伏。于去年8月投产运营的60万吨乙二醇项目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优质的乙二醇产品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
当天,在阿拉尔市天盈石化公司厂区内,也是一片机器轰鸣的繁忙景象。自去年5月受托在此全面管理生产经营的天业集团10人团队,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
繁花似锦的背后,必有春寒料峭、厚积薄发。
压减低效劣质资产,增厚高效优质资产,先减后加的优化组合,是天业集团优良资产日渐增厚、活力迸发的主要原因。
自2018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来,天业集团按照兵团党委关闭破产一批、转让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培育发展一批的“四个一批”要求,累计压减与主业无关的建筑、房地产、食品等企业40户,压减率为44%;“一企一策”整体改革目标完成率达96%;通过对天业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等10户长年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清算,有效减轻了企业发展的包袱;通过统筹实施9户企业转让退出,成功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一直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其中,通过实施仲华矿业和天业矿业股权转让改革,实现股权转让增值3,865.88万元,并成功收回2户企业债权2.94亿元,充分释放了国有资产内在价值,化解了债权债务风险。
做足“减法”,再做“加法”。天业集团在有效压减低效甚至无效资产的同时,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符合兵团产业政策要求、和主业化工产业关联紧密的产业。
天业集团投资100亿元的60万吨乙二醇项目,是国内已建成的投产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煤制乙二醇项目,也是师市打造碳基新材料产业集群的首个重点项目。项目的建成投运为十户滩新材料工园区后续项目差别化聚酯及特种纤维基地和高端烯烃及工程塑料基地建设提供了原料保障。2020年8月,项目顺利产出聚酯级乙二醇产品,产品纯度达99.96%,紫外透光率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满足了聚酯行业对乙二醇指标的最高要求。
立足本地的同时,集团公司延伸触角,加快向南发展的步伐。2020年,集团公司收购了一师阿拉尔市天盈石化公司30%的股权,并首次尝试“委托经营模式”,派出10人管理团队,全面承接企业生产经营权。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依托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优化工艺指标,规范操作规程,使去年3月因受疫情影响而停产的企业于8月全面复工复产,生产出聚酯级乙二醇产品,走上了增产提效、稳步发展之路。
集团公司还在阿拉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注资1亿元,成立了天业南泽新材料公司,作为集团公司向南发展的“桥头堡”,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在南疆发展布局。
在优化资产布局、聚焦主业的同时,天业集团股份多元化工作稳步推进。集团公司通过转变产权机制,使国企资产更加明晰,责任制度更加明确,为后续经营管理机制的转变打好了基础。
以投资建设60万吨乙二醇项目为优势,天业集团引入中国保利集团下属企业—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5亿元,占企业注册资本的15.05%,为项目实施及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更好地运营奠定了基础。
集团公司下属的新疆汇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成功引入浙江中智达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两家民营企业,分别转让国有股权30%,合计转让价款76.88万元,形成了“40%国有资本+60%民营资本”的股权架构。
更可喜的是,汇业的这次扩股增资,增厚的不仅仅是资本,还带来了许多“衍生品”。
据天业集团国企改革办公室主任陈建良介绍,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汇业借助民营企业产生了引进外部资金和东部沿海先进管理模式、先进技术、核心产品的连带效应,补足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不足、发展空间受限的短板,逐步实现了盘活存量资本、增强企业活力、聚集高端人才的目的,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为公司立足新疆、面向疆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集团公司力争将汇业打造成为西北最大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供应商。
为了更好地增资扩股,天业集团还稳步提升集团资产证券化水平,推进优势资产注入上市公司。2016年,天业集团完成天伟化工注入上市公司,实现资产增值15.98亿元,增值率为133.53%。2020年分别实现天能化工及子公司天能水泥和天伟水泥注入上市公司,实现天能化工资产增值14.45亿元,增值率为42.58%;天伟水泥资产增值1.47亿元,增值率为91.95%。
通过持续推进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改革,天业集团实现了国有资产增值、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体现国有资产价值的目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根据天业股份《2020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为8.6亿元到9.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8.31亿元到8.91亿元,同比增加2,860%到3,070%,较追溯调整后的上年同期6.29亿元增加36%到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