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市职工自主创业方兴未艾健康发展
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鲁平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3月23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3月11日,是143团赶大集的日子。当天,该团18连女职工李英利用冬闲时间培育的蘑菇一上市,就被职工群众抢购一空。目前,她培育的2万多袋蘑菇,已为她增收了3万多元。
本报特约记者王仁斯摄
今年春节前夕,143团步行街慕花香商行店主张慕花将价值1600元的大米、清油、挂面、鸡蛋等生活用品送到5名困难职工手中。
慕花香商行店主张慕花,是143团20连的一名职工,也是土生土长的兵团第二代。凭着一股敢拼敢闯的劲头,她从前几年开始自主创业。万事开头难,正当张慕花为筹措开店资金发愁时,在该团总工会和连队工会的帮助下,她申请到了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贴息资金8万元。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她投资18万元,租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店铺,专门经营新疆干果、网红食品及牛肉干、熏马肠、风干肉等新疆特色食品。她还积极学习电商业务知识,学会了线上销售,增加了营销网点,拓宽了增收渠道,收入稳步上升。
据了解,师市总工会去年大力推进建设一批师市级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结合自营经济发展实际,优先扶持现代服务项目,紧紧围绕新疆特色及当地资源优势做文章,全力打造各类创业平台,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利益联结机制,引领广大职工自主创业,脱贫增收。
师市严把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申报关,专门规定:申报的项目必须是销售市场前景好、专业化程度高、产业集中度高、科技含量高、能引领产业健康发展和带动职工增收的项目;坚持“自主自愿、择优支持、专款专用、科学管理”的原则,及时落实贴息贷款,贴息贷款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偿还其他借、贷款,明确项目负责人;示范项目扶持的职工致力于创业创新,并有意愿带动身边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共同致富,严格遵守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借贷合同,按时足额归还贷款,拥有良好的信贷记录;每个示范项目必须纳入2户以上困难职工。
为保障扶持资金,师市对示范项目实行贷款贴息优惠政策。贴息资金由师市总工会承担,年末依据实际贷款一次性核拨贴息资金。原则上每个申报项目贴息贷款总额为200万元。示范项目内,每户职工平均贷款额度为10万元,最高贷款额度为20万元。 为强化管理,师市建立健全了三级示范项目管理体系,加强对示范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师、团两级工会明确具体负责示范项目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示范项目所在单位(连队、社区)都进一步明确了示范项目责任人,师、团、连三级工会层层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各团场工会主席分别是本单位示范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师市十分注重以项目建设支持发展重点,优先扶持带动就业能力强的创业项目,择优选择在建或在实施的项目,摒弃“等靠要”思想。在电子商务项目方面,师市引导职工立足于新疆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扶持电商(创客)打造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创业平台,宣传和销售新疆特色农产品,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与新兴相结合,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解决产品销售难题,培育一批农产品、农资、手工艺品、餐饮旅游、商贸流通等网上营销主体。
师市把发展文化创意项目和少数民族特色项目作为突破口,积极支持职工发展具有新疆、兵团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驱动文化创新、产业革新。鼓励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发挥善于经商、喜好养畜以及擅长跑运输、做手工等特长,围绕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民族手工业、特色餐饮业等传统产业,居家创业、就近就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促稳定,优先扶持带动就业能力强的创业项目。
师市高度重视和优先扶持现代服务业项目,引领职工进城创业,围绕城镇居民的衣食住行,发展商贸零售、餐饮旅游、文化娱乐、家居建材、仓储物流、家政服务、幼儿教育和养老等消费服务业,打造“职工创业园”“职工创业一条街”“职工创业社区”等创业平台。与此同时,还鼓励职工立足兵团现代农业优势,针对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开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红色旅游等项目,创办家庭农场、开心农场、生态观光农场和农(牧、渔)家乐等产业。
优先扶持农工实施专业合作社项目,是师市推动职工自主创业项目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师市努力促进职工组建或加入合作社,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合作社管理,推动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连锁超市、批发市场产销衔接,鼓励合作社跨地域兼并整合,支持合作社开展商标注册、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品牌建设等服务。
据了解,去年,八师各团场总工会认真落实师市总工会重点工作之一的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工作,投入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专项资金40.5万元,共立项实施了12个师市级示范项目,执行贷款贴息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示范户发展创业项目,带动职工创业创新、多元增收、扶贫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