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抗美援朝前线的红色家书
八师石河子市离休干部 黄士俊 口述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10月26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我在战斗中成长 八师石河子市离休干部 冯祥 口述
回民支队伏击日寇运粮队 八师石河子市离休干部 李长科 口述
1942年10月,我在山东高地口参军,进入陕西回民支队,曾参加京汉铁路抗日阻击战10余次,负伤3次,在战斗中2次立三等功,4次受到表彰奖励。
记得1945年夏的一天,天热得出奇。我所在的部队傍晚时突然接到支队命令,要到百里以外的盐山附近执行伏击任务。晚饭后,部队在夜色中急行军,到了拂晓时分,才到集合地点,分发完干粮后,我们立即在伏击点隐蔽,等候敌人的出现。日军非常狡猾,先派出小股伪军出来打探,试探有无埋伏。在树林里埋伏的战士们眼看着从眼前穿过的伪军,不敢出声。随后,日军的运粮车马出动,沿公路而来。赶车的全是老百姓,押车的是日伪军。队长下达命令:瞄准日伪军,靠近了再打,别伤着赶车的百姓。等敌人走进伏击圈,三个大队几百人一齐放枪,霎时把敌人打懵了,敌人还没来得及反击,战士们就已经冲上公路与敌人展开肉搏,最终我们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师市离休干部的红色故事
我1925年2月出生,1944年入伍,1949年6月入党,1958年4月转业到兵团农八师,曾担任莫二场园林二队队长、148团总务科科长、三营副营长,1982年4月离休。
记得我刚参加八路军的时候,当时八路军部队不仅生活物资严重匮乏,而且作战装备也非常落后。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我从没有退缩过。
在一次送文件的途中,我遭遇了日军的伏击,一个人与日军展开战斗,战斗中我的帽子被打了个洞,差一点光荣牺牲。幸亏我对地形较熟悉,与敌人周旋一阵子后,才摆脱了敌人,顺利回到部队。
解放战争时期,我参加了1947年3月的延安保卫战。当时国民党凭借武器先进和人数上的优势,用飞机、大炮对延安进行疯狂轰炸。当时我们武器装备极差,补给也跟不上,处于绝对劣势。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与敌人经过七天七夜殊死搏斗,最终保证了中央领导们安全撤离延安。
父亲:
这个时期因工作较忙,故未能给您写信,我在朝鲜一切都好,你们不要挂念。不知你们近来好不好,家里的情况怎样,身体还健康吗,希望你们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一直在努力学习,一定要在新的环境中、战斗中作出成绩,报答党的培养。尽管现在还有很多的困难,但我会尽自己所能努力去克服困难,请父亲不要担心。
自来朝后,我的工作与业务都有了进步。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虽然现在战事已趋于平静,但仍不能掉以轻心,要防止敌人从仁川登陆。我深深感到,过去在南京炮兵学校的学习是扎实的,多亏有了那个时候的认真学习,现在在战场上才能得心应手,只要有机会,我一定要英勇杀敌,争取戴上大红花。
父亲,我现在在部队一切都好,同志之间就像亲兄弟一样,我会坚决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我向父亲您保证,在部队里,一定好好干,您就等着我们胜利的好消息吧!
党给了我新生命 八师石河子市离休干部 王三正 口述
1928年7月我出生在陕西眉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44年6月,由于地主打击报复,我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和我一起被抓壮丁的有200多人,从宝鸡走到武威,耗时2个多月,路上死了一半的人,能活下来的都是幸运的。1944年12月我被国民党逼迫到新疆打土匪。1949年9月25日,我的人生迎来了转折,我们部队跟随陶峙岳将军起义,从此我的一生都交给了中国共产党,跟党走、听党话,党叫我干啥我就干啥。
我先后在八师143团、142团、141团工作。在开荒造田中,我一个人一天搬完12亩地的包谷,收割完了35亩地的包谷秆子。我被评为全团劳动模范,在全团表彰大会上,其他人拿的都是奖状,唯有我获得了一枚金灿灿的奖章。1961年我在141团8连任保管员,被大家称为“红色大管家”。
1987年离休后,师市、团场领导一直关心关爱我,我生活得很舒心也很幸福。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会越来越富强,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