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的暖心守候
——好汇物业公司1小区物业服务中心经理张梅英服务业主的故事融媒体中心记者 胥荣芳 文/图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2年01月2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热情,效率高,服务好,物业工作人员真的把我们居民当成家人在服务,我们深感幸福,在这住得十分踏实!”
1月12日下午,在向阳街道1小区好汇物业站,68岁的居民毛水桥代表83栋5单元业主将写着“热心服务 贴心管家”的锦旗送给了物业服务中心经理张梅英。说起小区物业,他夸奖的话语就停不下来。
把业主的事放心上
落实在行动上
戴着一个口罩,系一条红围巾,身着蓝色工装,她一路匆匆朝办公室走去。隆冬的石城寒风凌冽、雪花漫舞,张梅英像一个战士,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
张梅英是1小区好汇物业服务中心经理,负责管理小区30栋楼房近1000户居民楼道、道路保洁、公共设施的保养维护等工作。为快速掌握业主的需求信息,张梅英建了4个微信群,业主家中水、暖、电、楼层灯出现问题等,都会在群里报修。
巡视、维修、沟通……这是张梅英每天的常态化工作,她日复一日地处理着与业主相关的各种琐碎事。每天早晨起床,她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群。 她的两部手机全天24小时开机,随时处理业主遇到的问题,并把处理结果发到微信上,并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温馨提示。有时她刚端上碗,甚至刚躺下准备休息,有业主打电话来报修电话,张梅英也会及时处理。
“做管家,就是把业主当成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在他们遇到问题时,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解决,虽然有时不被理解会特别委屈,但只要有一句认可和鼓励的话,我又浑身有劲了!”张梅英说。
张梅英从事物业服务工作已有6年多了。她性格直爽、为人热情,负责服务的这些楼栋几乎每一户业主她都认识。或许是因为总在小区里忙碌,“搭把手”也成了张梅英的经常性动作。
2021年6月,张梅英和一户业主聊天时无意间得知其想将房子租出去,她便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但凡有租户到物业服务中心咨询,她就会及时将信息发给业主。
65栋132号的业主张先生每到冬天都去海南生活,便把钥匙交给朋友代管。“2021年1月16日下午3点左右,张先生家中马桶堵了,不一会的功夫就‘水漫金山’,溢出的污水在卫生间横流,部分渗透到二楼,气味极其难闻。”二楼业主迅速联系到张先生的朋友,打开房门看到现场,顿时心生不快,于是他拨打了物业中心电话。收到消息后,张梅英带着保洁员和维修师傅第一时间来到张先生家里查看情况。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先生的朋友有些不好意思。张梅英和保洁员一起挽起裤腿,硬是把一桶桶污水从三楼提到一楼门外倒进准备好的垃圾袋里。维修师傅一直干到晚上19时20分,才将卫生间冲洗干净,并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随后,张梅英拍摄房屋的照片发给张先生。他激动地说:“物业管家用心做好服务,是业主的贴心人!”
心系业主 无私帮助
“喂,小张吗?我老伴在家不小心摔倒了,我自己扶不起他,你们能来帮帮忙吗?”
96栋楼的一户业主是一对老夫妻,丈夫因脑梗长期下床不方便,偶尔从卫生间走到轮椅时不小心摔倒。因没法独自将他扶起,老伴第一时间就想到求助物业。此后,张梅英就将老夫妻的电话记在了备忘录上,只要老人给物业打电话,她就会带上维修人员及时上门嘘寒问暖,平日里也会时不时去照看一下两位老人。
在一次巡视中,张梅英发现小区有20多户空巢老人。“子女长大成人,父母却成了空巢老人,虽然他们从不埋怨,但心里还是渴望享受天伦之乐的。”张梅英发现,小区空巢老年人的家庭条件一般都比较宽裕,她希望做子女的没事常回家看看。
看着这些和自己父母年龄相仿的兵团第一代,张梅英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就把他们的电话一一进行标注,不定期地去看望这些空巢老人,询问老人有什么困难。如果老人家出现水管子漏水、下水道堵塞、水龙头老旧、电气故障等,张梅英就会让物业站的两个维修师傅上门免费服务。如果站里师傅修不好,张梅英就联系外面技术更好的师傅,此外还要跟师傅讲好价格。
现在距离春节越来越近了。1月16日这天,张梅英买了一箱纯牛奶,和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一起上门看望95栋两位八旬的独居老人。得知物业人员要来,住231号的马太生老人高兴地穿上深红色衬衣在门口等候(见上图),当张梅英一进门,他就指着客厅阳台上一盆开得正艳的三角梅说:“这盆花就是2021年6月咱们物业人员帮着搬下楼种在地里,长旺后又搬进我家的那盆花,现在开得多鲜艳,他们还给我家免费换水龙头……”
当老人如数家珍地讲述着年轻时参加石河子建设的故事时,张梅英的手机响个不停,手机显示呼叫她的是261号房的和金章老人。她招呼大家快上楼并说,别让老人等急了。
当张梅英一行爬上6楼,和金章老人家的门已经打开,一股肉香味飘来。精神矍铄的老人步履轻盈地招呼大家:“你们物业人员为我们暖心服务一年了,快点进家入座,我做了几个小菜,咱们一起提前吃顿团圆饭。”
看着84岁老人一脸的真诚,张梅英迅速进厨房给老人做了鸡蛋面,每人盛上一碗。吃着老人提前做好的牦牛肉、香肠、凉拌菜,老人用幽默、风趣的话语,不时逗得大家捧腹大笑。饭后,张梅英和两位物业维修人员分别检查了老人家中的水、暖、电、气安全情况以及下水道是否通畅后,张梅英一行这才踏实离开。
居民不再拖欠物业费
“1141元,是4年半的物业费,包括今年和之前欠的。”1月15日,拿着交清物业费的收据,李先生承诺从今以后不会再拖欠物业费,并朝张梅英深鞠一躬表示感谢。
1月8日上午9点左右,1小区的一户业主李先生来到85栋楼西侧的健身器旁进行拉伸锻炼,中途接了一家托运部打来的电话,通知他订购的装修材料已到,尽快拉走。因心里有事,他将手机落在健身器旁边的桌子上,手机套里有身份证和银行卡。
10点左右,张梅英巡视到85栋楼房附近时,老远就看到健身器旁边的桌子上有个东西。走到桌前,张梅英才发现一个灰色手机扣在桌面上。她四处张望没看到人,便拿起手机。
怎样才能快速联系上失主?张梅英用自己手机快速拍摄失主的手机,发到业主微信群。随后,她拿起手机快速回到物业站充电,等待失主打电话。
而此时,李先生和爱人正万分焦急地四处寻找手机。不一会儿,他爱人的手机忽然闪出物业群信息,看到那条招领手机的微信,李先生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健身器材附近每天人来人往的,真没想到能再找回来,更没有想到手机还是物业人员捡到的。”
30分钟后,李先生的手机铃声响起,张梅英接了电话,原来失主是欠了三年半物业费的80栋462号业主李先生。
10分钟左右,当李先生来到物业站拿手机时,张梅英并没有问他物业费的事,而是快速把手机递给他,并叮嘱他今后把手机放好,以免误事。
一周后,李先生上门交费的一幕,着实让她很欣慰。
微信步数1万是打底,2万是常事;业主每天来电不少于20个,微信里每天平均回复15户业主……正是这些点滴小事,描画出张梅英的工作轨迹。
张梅英说,业主的事无小事,物业不单只是服务,更是一份爱心的传递。生活不止是与钢筋水泥的朝夕相处,而是以爱之名的暖心守候。
记者手记:
以心换心
才能赢得人心
第一次见到张梅英时,正赶上1小区几位业主来物业站送锦旗。她说:“一面锦旗要一百多块钱,这钱今后不用花了,大家的心意我收到了。”
第二次见到张梅英,她正通过电话与一位业主沟通维修水管的问题。
记者问她:“每天接业主电话,有时候难免会被骂,你有没有烦躁的时候?”张梅英笑笑:“有啊,但是你要知道,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我们要换位思考问题,要冷静,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做到让业主对我们满意。”
张梅英用真诚去服务每一位业主。打开张梅英的4个微信群,每一个业主的报修信息,件件有回复,她还把维修后的图片发到群里,与业主互动。
张梅英说:“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业主就是这个家的成员,我们就是他们的管家和服务员,一个家的和谐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业主把这个家交给我们来打理,只有用心付出,才能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才能让业主彻底放心。以心换心,才能赢得业主的心。”
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是社会和谐之道。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的不和谐,背后的原因有对国家法规制度的不落实,更有一些物业企业人员没有把足够的心思用在如何为业主服务上,没有用心用情从点滴做起把服务做得更到位,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业主对物业企业缺少理解和互敬意识,可以说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张梅英的做法启示我们:化解摩擦、弥合分歧,需要更多这种体现着“一行一言”的温暖对流,需要更多地为对方着想的积极心态。
民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