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分公司“3·15消费者权益日”以案说险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3月15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代理投诉丢保障
因病致贫后悔晚

【典型案例】
  客户张某向公司要求续保一份一年期的医疗险,因该险种已停售,公司建议其转保类似险种,并同意免除观察期承保。专门从事代理投诉的李某得知后主动找上张某,怂恿张某授权其代投诉,并承诺可获得额外利益。张某误信李某,提出条款外的高额补偿等无理诉求。经协商,公司保持原建议,无法满足其他诉求。张某听信李某意见,拒绝办理转保业务并持续投诉。后不到一个月,张某不慎从高处坠落,治疗期间耗尽家中存款,无奈办理出院手续回家休养,李某收取一笔手续费后不知所踪。张某后悔不已,不该误信李某致保障中断,独自承担“因病致贫的苦果”。
【案例分析】
  本案中,张某的保障因保险期间届满而终止,此后发生的事故不在保险期间范围,故公司无法予以理赔。
  错信代理投诉“丢保障”。代理投诉是一种“假维权”行为。代理投诉人员表面上看似是维护客户权益,但实际上仅仅考虑自身利益,拿到佣金即抽身,弃消费者的保障于不顾。消费者保障缺失后,切身利益受到损害,一旦发生疾病或意外,因没有保险可理赔,只能自行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因病致贫。
【风险提示】
  代理投诉面临的风险:
  1.失去保障风险。从事“代理退保”个人或者机构怂恿消费者退保,避而不谈可能导致的后果和风险。消费者退保后若想再次投保不仅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的问题,也有可能被保险公司拒保,甚至涉诉家属还可能会被纳入管控范围。
  2.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从事“代理退保”个人或机构要求客户提供身份证、户口簿、收入证明、保单、银行卡、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敏感隐私信息,导致客户个人信息泄露。
  消费者要正确认识“权益”的含义,不可因短期利益让自己及家人失去保障,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消费者可以通过及时向保险公司反映、主动配合处理等渠道依法合理维权。
识别投资风险
防范非法集资

【案例简介】
  客户王女士在我公司投保了几份年金保险,8月底到公司办理保单借款业务。由于客户年事已高且借款金额较大,在我公司人员耐心细致的引导和询问下得知其来意,王女士声称,这几份年金保险已交费满期,近期在其朋友介绍下,要做投资老年公寓项目,需要“预付养老床位”,并且说“一万元理财每月返一百,年收益率高达11%”。
  我公司工作人员立即为其提供“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手册并认真解读,告知客户非法集资的危害,客户遂打消了借款的念头。
  1.树立理性投资观念
  本案例中,王女士在投资时仅关注到产品的“高回报”收益性,却忽视了产品的“高风险”不确定性。
  2.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在涉及资金投资时,要提高识别“投资陷阱”以及非法集资安全意识。在正规的金融机构投资安全且受国家保护的项目,维护自身的财产安全,谨防不法分子使用非法手段套取资金。
  3.合理使用保单借款功能
  客户享有保单借款权益,可以解决投保人短期的资金周转问题。但不建议用以投资高风险甚至不受法律保护的投资项目。如果不及时还款很可能影响保单权益,建议谨慎使用。
【风险提示】
  1.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识别非法集资风险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⑵承诺在一定期间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⑶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稳定对象吸收资金。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分公司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识别投资风险,防范非法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