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师市医保局:

创新服务模式 全力做到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两不误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丽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1月24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今年8月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来袭,师市医疗保障局作为师市医疗物资保障组成员单位,强化责任担当,创新服务模式,全力做到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两不误。
实行居家办公
确保服务“不停歇”

  本轮疫情发生之初,在兵团医保局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师市医保局申请了VPN账号,将医疗保障服务平台接入12名工作人员家中的电脑,并第一时间发布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医保业务推行“掌上办、网上办”服务的通知》,对外公布了新参保、医保缴费、异地就医备案、门诊慢性病用药、长效护理保险申请等医保业务办理方式及咨询电话。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医疗保障经办工作,确保参保群众正常就医、购药、结算,医保局在兼顾党员“双报到”活动的同时,开展居家办公,处理医保紧急业务。
  改变的是办公地点,不变的是办公状态。居家办公人员迅速调整工作模式,他们将咨询电话绑定在各自的手机上,白天在共建社区协助核酸扫码、维持秩序、站岗执勤、买药送菜,遇到群众电话咨询办理业务时,他们先记录下来,等回到家中再对业务进行处理。截至目前,他们共接听医保咨询电话1604人次,线上答疑1416人次。每月定期向税务部门核定推送灵活就业人员代扣数据9万余条、团场连队职工代扣数据1000余条,为2936名失业人员代缴医疗保险费,共计112.38万元。
  疫情期间,工作人员时刻关注“石河子长护险参保人微信家属群”,耐心解答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并组织家属群成员开展线上护理知识培训,传授护理失能老人的知识,获得参保人家属的好评。疫情期间咨询长护申请业务的既有本地的,还有来自云南、四川、河南等10多个省市的,工作人员不仅详细解答长护政策以及申请流程,后期还安排专人继续跟踪服务。据统计,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线上业务以来,电话稽核回访3203人次,线上培训8场,为失能人员家属及护理人员讲解失能老人日常照护知识,涉及待遇享受人员及家属1.65万人次。发放居家护理人员待遇6602人次,合计467.43万元,支付机构护理长护待遇142.9万元。
畅通咨询渠道
确保服务“不断线”

  疫情期间,为切实解决特殊时期居民医保业务咨询和办理不畅等问题,医保局通过送政入社区、入企业,扎实开展“点对点服务”实践活动,让参保群众快速知晓疫情防控期间医保“不见面”服务的内容。医保局在街道范围内开展了“一人一社区”政策咨询服务活动,安排医保工作人员进入各社区居民微信群,积极开展疫情期间“不见面”宣传工作,并公布相关工作人员信息及咨询电话,畅通微信群、电话等线上沟通渠道,解答参保群众社保相关问题,为参保群众提供高效的医保热线咨询服务。
  医保局引导参保人员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兵团医保APP、新疆税务社保缴费微信小程序等,在线上进行参保登记、医保关系转移、停保、异地就医备案等日常业务的办理和查询,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参保居民个人医保待遇不受影响。同时做好中小微企业阶段性缓缴医保费政策的宣传,最大限度消除参保人和参保单位的顾虑,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
  居家办公人员针对群众通过12345反映和咨询的异地就医备案、医保扣费、购买药品等问题,第一时间与咨询人取得联系,悉心讲解相关政策和工作流程,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医保诉求。
  截至目前,医保局通过线上(APP+电话)成功办理异地就医备案1243人次,医药机构结算支付6742.65万元,医疗生育零星报销支付77.31万元。
开设异地就医直通车
确保异地就医“即结即报”

  医保局通过压缩服务时限完善异地备案流程,依托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兵团医保APP、电话等线上渠道,将日常异地就医备案审核所需的2个工作日压缩为“即时生效”,参保人员备案后即可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进一步减轻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负担,实现异地就医“即结即报”。
  段女士就是此项服务的受益人。她的父亲从石河子退休后一直跟她在北京居住。前段时间他们到兰州探亲,父亲因身体不适在兰州住院治疗。可老人的医保在北京,在兰州住院治病是没法报销的。于是,段女士便打电话向师市医保局寻求帮助。医保局工作人员获取到老人的身份证号码、居住地等信息后,采取合理容缺和“不见面经办”的方式,通过居家办公系统为老人办理了异地就医登记变更,前后不到十分钟时间,就让老人顺利完成了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段女士感激地说:“没想到这么快就让我父亲在兰州享受到了医保待遇,感谢师市医保局开辟的绿色通道,真是为民解忧!”
  疫情期间,医保局还增加了异地就医备案补办服务,实现参保群众出院时直接结算。对已经自费结算的参保群众,按规定补办完备案手续后,可向参保地申请医保手工报销。对因病情治疗需转外就医的参保群众,在办理转诊备案后也可享受医疗费用育接结算服务。
  截至目前,医保局通过线上(APP+电话)成功办理异地就医备案1243人次,医药机构结算支付6742.65万元,医疗生育零星报销支付77.31万元。
落实问题清单制
确保药品保供“不断顿”

  防疫期间,师市医疗物资保障范围涉及各团场、街道、开发区、医学观察中心、公安检查站点、医疗机构等场所和单位,还有师市全民核酸检测点、实验室、环境采样、物表检测点所需的医疗物资。医保局采取日监测、日调度机制,及时掌握全市每日医疗物资储备和库存情况,确保所有区域、所有时段医疗物资供应充足,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按照相关采购程序采购物资,严格落实进库防疫物资验收程序,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使用安全有效。在做好防疫物资发放工作的同时,及时开展物资储备库安全检查、消杀和消防设施检验检测,清查、盘点、整理库存物资,精准掌握物资来源、品种、数量,确保储备物资完好有序、物资台账清晰规范。
  医保局严格落实问题清单制,以师市各街道社区、团场急需药品为核心,成立药品调剂专班,每天收集、汇总并上报居民所需药品信息,结合各定点零售药店实际药品库存情况,协调落实药品保供工作。截至目前,已协调解决慢性病所需药品30余种,对10余种肿瘤类用药缺药情况,药品调剂专班在做好居民购药登记备案工作后,已从内地协调解决。
  为确保师市门诊慢性病就诊群众权益,减轻购药负担,合理疏导疫情防控期间购药频次,医保局多次协调市场监督管理局、连锁医药公司、配送企业等召开专题会议,先后发布了《关于优化疫情防控期间药品配送服务的通知》《关于逐步开放小区药店的通知》《关于适当延长2022年度师市门诊慢性病待遇期限的通知》《关于建立师市药品调剂机制的通知》。审核确定新增门诊慢特病用药“双通道”药店114家,并将门诊慢性病病种待遇期截止时间由2022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3年3月31日。同意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慢病处方放宽至三个月,极大缓解了疫情期间居民就医购药难的问题。
  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期,师市医保局将继续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不负“最美医保人”称号,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医保力量。
  上图为医保局局长范仲文、综合科科长周波在检查药店
  右图为医疗物资保障组工作人员在盘点医疗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