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石河子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

全纳促发展 融合共成长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5月29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武晋峰 邵博越报道 5月26日,石河子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以“全纳促发展,融合共成长”为主题的跨学科融合教育教学展示活动。
  石河特殊教育学校自2012年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规范学校办学,为智力障碍类特殊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积极倡导“尊重、包容、支持、接纳、多元、平等、共享”的融合教育理念,通过普特融合活动的开展,增进普校与特校交流,共同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成长服务。
  据了解,2016版培智学校课标颁布以来,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尝试通过教科研课题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各课题组已通过31项师市级以上校本小课题(含11个省级课题),相继开发出唱游与律动、劳动教育、艺术休闲等学科的校本课程资源,完成各学科教学框架编写,在规范办学中,形成了新的办学模式,并尝试开展跨学科协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成长。
  石河子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景梅介绍,跨学科学习就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观念以及跨学科观念,解决真实问题的课程与学习取向。例如在二年级设计的“走进端午——你划船来我打鼓”主题活动中,语文老师与数学老师共同探讨教学具的制作与呈现方式,讨论如何在了解端午习俗活动中设计生活适应课程,带学生一起包粽子、蒸粽子、数粽子、品尝粽子;邀请美术教师带学生一起画龙舟、组织划龙舟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感知快慢,在三科教师的协作下,学生学习了儿歌,参与了游戏活动,在画一画、粘一粘的活动中参与了沟通与交往、精细动作训练等康复活动。
  石河子特殊教育学校在校本课程资源研发和跨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中,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主,逐步向两头延伸办学,重点围绕生活技能、社交技能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积极探索以“康复+”和“兴趣+”为主题的生活化校本课程资源综合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