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院执行一起劳务伤残赔偿案
“公司欠我的钱都到账了”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5月29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石河子讯 通讯员安秋旭 张哲元 王燕报道 “非常感谢您,法官,公司欠我的钱都到账了。真是太不容易了!”近日,申请执行人小张通过电话向石河子市人民法院执行员道谢。
2020年12月,小张进入某灌溉服务有限公司工作,负责机器维修及塑料颗粒造粒。上岗一个月后的某一天,小张的右手不慎卷入机器,导致4根手指被挤断。经鉴定,小张伤残等级为7级。
经劳动仲裁,裁决公司支付小张劳动能力鉴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共计27.7万余元。
裁决生效后,公司并未按约履行。
2022年6月,小张向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官,我给公司打电话没人接,也找过公司管事的,但没找到线索。我受伤后也没收入,现在真不知道该咋办了,请法院帮帮我吧。”小张恳切地对执行员说。
据了解,该公司名下银行账户内无存款,公司由法定代表人刘某100%出资,认缴出资20万元,实缴却为0元。经依法传唤公司员工了解得知,该公司是三人合伙,目前三名合伙人均没有能力偿还,一致同意法院拍卖公司位于某团场的机器设备。
执行员立即前往团场查封被执行人的机器设备。进入厂房,所有人都傻了眼,眼前的机器设备锈迹斑斑,老化严重,拍卖价值低且可能造成流拍,执行工作陷入困境。
为了讨要赔偿,小张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一直租住在石河子,没有收入。执行员多次与公司方面联系沟通,严格督促三名合伙人先行向小张支付赔偿。不久,小张收到了1万元微信转账。
执行员在各大银行查询刘某的交易流水,发现刘某频繁产生交易记录,单次交易资金最高可达100余万元,且大额资金出自同一人向其转账。经查明,转账人为刘某的丈夫王某。
执行员设法找到王某的联系方式将其传唤到法院。在法律与证据面前,王某主动承认错误,表示该公司的实际经营人是他和两名合伙人,并请求法院给他一段时间去筹钱。执行员要求王某等三名合伙人于5月3日前履行裁决。期间,小张主动减免了1万多元。最终,王某向小张转账支付了赔款,案件圆满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