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孝军:把公益当事业 坚守初心近二十载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2月28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程孝军,男,汉族,1967年4月生,中共党员,八师石河子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自2005年5月以来,程孝军先后发起慰问社区困难家庭、到福利院和养老院送温暖、北湖爱鸟护鸟、可可西里和羌塘野生动植物保护等近百场公益活动,先后参加国际救援2次、国内大型救援6次。此外,他还于2008年牵头注册成立了专业救援队——师市蓝天救援队。
一条条“绿丝带”温暖一座城
在八师石河子市,“绿丝带”高考送考护考志愿行动是一个被众多市民熟知的志愿服务品牌,而自2009年延续至今的此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发起人正是程孝军。
2009年5月,眼看高考临近,程孝军突然想到住在石河子市附近团场、没有私家车接送的考生安全准时到达考场会存在困难,他决定动员自己所在的越野E族车友30多辆车的车主一起护送考生们。同时,他还积极发动全市更多的私家车主共同参与到高考送考护考队伍中。大家约定每人每年在高考期间固定抽出3天时间为高考学生提供服务,竭尽全力为高考学生保驾护航。为了表达对学子们的祝福,程孝军还用心准备了绿丝带,为180余辆送考车做标识,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随着迎风飞舞的绿丝带传遍石河子的每个角落,用一条条“绿丝带”温暖一座城。截至2023年6月,他们已接送考生300余车次、620余人次。
用初心践行着公益救援事业
2020年5月11日,程孝军在市新城街道开展“助力疫情防控、红十字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活动。
身为师市蓝天救援队队长的程孝军,参与过雅安地震救援、云南鲁甸地震救援、尼泊尔地震救援、土耳其地震救援等多场大型灾难性紧急救援行动。每一次逆行,他都义无反顾;每一场救援,他都竭尽全力。平常生活中,他是街头熙熙攘攘人群中不起眼的一员;灾难来临时,他义无反顾地化身“超级英雄”,全力守护“生命蓝”。“只要接到求助信息,我们就会第一时间赶往事发现场实施救援。”这也是程孝军组建师市蓝天救援队的初心。
2014年8月,云南省鲁甸县发生地震。地震发生后,程孝军接到北京蓝天救援队指令,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受命指挥此次救援工作。程孝军在道路中断的情况下,迅速组织队员深入山区受灾最严重的村落。路上,他们遇到一名突发心肌梗塞的村民。程孝军利用所学,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通知医务工作者。待医务工作者到达现场后,将患者移交给他们。
救援过程中,得知西瓜地村有一名产妇要生孩子,汽车出不了山。如果不能及时将孕妇送往医院,孕妇母子都会有危险。程孝军思考片刻后,经与队友商议,制作了简易的担架,组织百名队员进山,在几十公里的山路上以公里为单位,组成一个接力纵队,带头手抬肩扛将产妇安全送到医院,最终母子平安。孩子的母亲为感谢蓝天救援队给予的帮助,给刚出生的女儿取名“蓝天”。
程孝军自豪地说:“孩子的母亲对我们说,希望小蓝天长大以后,也和我们一样力所能及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希望孩子像我们中国蓝天救援队队服的颜色一样,蓝得纯粹又深邃。”
2019年8月27日,程孝军驾车在穿越独库公路途中,遇到7辆内地牌照的摩托车组成的车队。在铁力买提达坂一处拐弯处,一辆摩托车由于车速太快,滚下了山坡。程孝军第一时间参与救援,从车上拿出救援绳和救援专用铲,将道路铲出一些可以下脚的简易台阶,到伤者面前用纱布和固定板将伤者的四肢固定好,经过简单的急救后,把伤者送到了医院。
2023年2月,土耳其发生8.0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孝军接到北京蓝天救援协调中心指令后,第一时间自费赶往灾区,同其他省份队友一起合作,在废墟中寻找并救出3名幸存者。
用言行影响带动更多人加入公益队伍
2015年5月初,程孝军刚刚完成尼泊尔地震救援任务回国,开车行驶在新藏线上,在三十里营房到叶城途中,看到路边有一个小伙子拦车需要帮助。程孝军立即将车停在了路边。见到程孝军,这名小伙子非常激动,他对程孝军说:“我认识您。我的手套坏了,能送我一双手套吗?”程孝军送给他一双手套后,发现这位小伙子补给不足,又送给他20个馕、20包牛肉干和一些水。
小伙子回忆说:“叔叔,去年云南鲁甸地震的时候我也在鲁甸,你们蓝天救援队就住在一个幼儿园里。我当时想跟着你们一起救灾,可别人都不愿意带我,您就让我跟着您,您去哪里我就跟您到哪里,想起来了吧?”瞬间,程孝军的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个稍显文弱、略显稚嫩的大学生志愿者。看着这个去年还有些稚嫩的少年如今变得成熟稳重,程孝军既欣喜又惊讶。小伙子兴奋地上前一步紧紧拥抱了程孝军说:“我现在回南宁了,也加入了当地的蓝天救援队,现在咱俩是战友了,我天天健身、很有力气,期待有一天能和您并肩作战。”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带动着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公益队伍,20年来,为了公益事业,程孝军个人累计支出费用近8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师市蓝天救援队自成立以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390余次,共向社会提供救援、保障、公益培训等服务466人次,服务总时长达5.7万小时。
(据兵团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