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全师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2月28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一、基本情况
据有关部门统计,师市常住人口为76.11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是16.18万人,占总人口的23.2%。50岁-54岁、55岁-59岁年龄段的人数是60-64岁人数的2至3倍。预计从今年开始,在未来的6年内,如果没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入,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0%以上。低保、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独居、失能、半失能老人占师市老年人总数的8.6%。六分之一城市社区已经进入重度老龄化。师市已达到重度老龄化的临界点,老龄化形势严峻。
师市党委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养老工作,采取多项举措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服务的发展,在养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层次及规模、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等各方面,走在了全疆前列,在兵团名列前茅。目前市区有32家养老机构、9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9家长者食堂、71个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投资474万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已经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能够发挥实效的工作机制。
(二)缺少系统化、可操作的政策体系。
(三)养老服务供给的“碎片化”运作。
三、建议
师市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快构建和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满足师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提高师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建立养老服务协同工作机制。成立由师市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街道、团场主要领导任成员的师市养老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既有统一领导、又有协同、又能有效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老龄工作重点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工作督查和绩效考核范围。
(二)落实街道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的责任。在师市党委的领导下以协同工作机制落实街道在养老服务中的责任,以项目清单的形式列明责任,并向社会公示,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内容,并建立奖励机制。同时,也要赋予街道及所辖社区对养老服务机构和运营商的质量监督职能,进一步完善街道与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协调机制。
(三)制定相关养老政策。师市制定发展养老事业和开展养老服务的政策文件和整体规划,落实“三个围绕”,即围绕养老机构的一系列具体的规范性操作性文件、围绕推进养老护理队伍建设的政策、围绕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并逐项明确具体的指标。如居家社区养老机构或养老院的开办方式、监督管理方式、引进人才的奖励方式、兜底养老服务以及各类型老人分层次分服务内容的补贴方式,护理员(家庭照护者)队伍的要求和培训,以及开办、运营、床位补贴标准和发放方法等。
(四)加大财政补贴投入。一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建立和运行补贴;二是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里的各类补贴;三是购买各类有关养老服务的项目经费;四是养老院新设、提升和星级评定的补贴;五是鼓励新设医养结合机构的开办补贴;六是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培训、补贴的费用;七是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运行,引导和激励养老服务有序、规范、健康发展。
(五)从基层做起深入医养结合。卫健委、医保局、民政局、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要共同探讨阻碍医养结合有效实施的原因,商定医养结合的具体机制、鼓励支持措施,让医疗机构愿意提供养老服务、养老机构愿意提供医疗服务。
(六)整合提升养老机构。针对目前师市养老院处于“小、弱、散”的局面,建议师市主管部门可以实行“一院一策”的方式,针对目前入住率低、难以维持的养老院,关停或者转型,培育和做好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的中高端养老院。
(发言人:毕留雁 十一届政协常委,民革市委会副主委,石河子八毛养老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