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军垦文化名城
师市党委党校 董慧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8月2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14个方面的系统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其中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专门作了部署,把文化上升到战略高度进行谋篇布局,提出了关于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决策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加快军垦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年来,八师石河子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军垦文化名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通过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近年来,师市全面把握“2+2+5”定位定向的内涵和要求,积极推进“1+4+4+6”高质量发展工作布局落地见效,着力建设独具特色的军垦文化名城。首先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立法保护、规划引导、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立法保护是确保历史文化资源不受破坏的法律屏障,师市应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对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规划引导则是从城市发展的宏观角度,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有效利用,避免在城市化进程中因盲目建设而破坏历史文化遗产。在资金投入方面,应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修复和开发。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性机制。人才培养则是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师市应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历史文化保护人才,为军垦文化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方面,师市可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举办军垦文化讲座、展览等,提高公众对军垦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此外,还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技术等,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展示,让更多人能够亲身感受军垦文化名城的魅力。
二、继续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近年来,师市抢抓石河子市被列入国家《旅游业“十四五”规划》中特色旅游地建设布局机遇,坚持把军垦文化、红色基因有机融入城市建设之中,首先,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修复,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以最佳状态呈现在游客面前。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将历史文化遗址与周边自然景观相结合,打造具有军垦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此外,师市可以结合军垦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设计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军垦文化节、民族风情展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兵团的文化魅力。另外,师市在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同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形象
在推动军垦文化名城建设的过程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形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不仅关乎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吸引力,更影响着城市的文化底蕴和长远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基础。师市应加大投入,完善城市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为城市的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注重城市公共设施的文化元素融入,如建设具有兵团特色的文化广场、博物馆等,使城市基础设施成为展示兵团文化的重要窗口。优化城市环境布局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师市应注重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通过绿化美化、景观塑造等手段,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使城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同时,加强对城市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凸显城市的历史韵味和文化特色。再者,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师市应深入挖掘和整理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推广军垦文化产品等方式,增强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此外,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文化理念和管理经验,推动军垦文化名城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