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理论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从新质生产力高度考量低空经济发展

师市党委党校 柳蘭虹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8月2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低空经济是典型的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更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兵团正在抢占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走一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的新路径。对兵团来说,发展低空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新疆地域辽阔,空域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良,全年可飞天数达300天,非常适合开展农林牧飞行作业、航空遥感、航空摄影、短途运输、航空旅游等。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兵团将航空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建设国内领先的航空教育研学基地、国产航空装备试验试飞基地、航空物流基地、飞机拆解回收循环利用创新基地、航空运输联动新型基地、航空配套产业基地为抓手,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通航产业集群。
  
  发展低空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且具有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低空经济作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本身就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无人机技术、低空网络互联技术、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等当代前沿科学技术集成创新的产物,也是新质生产力在通用航空产业领域的集中体现。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低空经济能够摆脱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以新型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来催生航空领域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进而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推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现代化转型。
  具体来说,从劳动者的角度看,低空经济从业者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以低空飞行器和应用程序设计人员、制造工人以及驾驶操作人员等为主要构成的生产技术类劳动者;二是以低空飞行调度员、飞行地勤辅助人员、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等为代表的非生产技术类劳动者。具有高科技属性与产业融合属性的低空经济,对各类从业者的综合素养提出更高的技术性要求和专业性要求,客观上有利于促进劳动者结构和组织形态优化。从劳动资料的角度看,低空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最为核心的生产资料,是各种低空经济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物质载体。低空经济所使用的无人机、小型载人飞行器等通用航空器,虽然在飞行速度和有效载荷方面不如民航客机、物流货机等大型公共运输飞机,但在飞行灵活性、操作简便性、应用场景多样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利于大幅提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劳动对象看,低空经济能够直接促进低空空域的开发和使用,拓展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空间范围。而且,低空经济在应急维稳、低空旅游、智慧农林作业、无人机测绘巡检、短途运输、人工影响天气、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能够以新的视角和方式拓展人们对原有劳动对象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各类劳动对象的利用效率。此外,低空经济还能够利用低空飞行运载平台优势,丰富和创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劳动结合方式,变革生产方式,促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发展低空经济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应有之义
  低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极少数没有充分开放发展的产业之一,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从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作用来看,一是低空经济产业尤其是低空飞行装备制造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在自身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就要求建立起与低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水平产业基础;二是低空经济的交通运输属性意味着,低空经济的基本功能是为各类产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而且新建的低空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同样能够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从产业结构合理化看,低空经济产业形态的综合性决定着低空经济发展不仅能够辐射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而且能够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以赋能的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内部和服务业产业内部分别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从产业链现代化看,低空经济的高科技属性意味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在建立之初就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水平,且随着低空飞行科学技术进步和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会进一步提升。同时,低空经济在技术外溢效应与产业外溢效应的作用下,还能够促进相关产业链条的延链、补链和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