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里的探秘课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1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张文彪 文/图
在121团第一中学的校园里,有一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植物园。这里不仅是植物的王国,更是学生们探索自然、培养兴趣的乐园,承载着无数青春的好奇与梦想(见图)。
走进植物园,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便是错落有致的绿植区,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憨态可掬,学生自己种的植物正在悄然萌芽。动物标本琳琅满目,为学生们提供了探索自然观察自然的好去处。
近年来,121团第一中学充分利用植物园开展丰富多样的兴趣活动。生物课上,老师带领学生们在这里实地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结构与特性,让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鲜活生动。劳动课中,学生们亲手种植、浇水、施肥,见证一粒种子如何破土而出,成长为茁壮的植株,亲手参与新苗培育与移栽,体验耕耘的辛劳与收获的喜悦。美术课上,以生态园为素材,绘就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卷……植物园不仅是植物的成长乐园,更是学生们综合素质培养的生动课堂,让知识在实践中生根发芽,让生态理念深深植入每一位学子的心田。
植物园里,一套先进的水鱼供养循环系统正悄然运作,为新苗的孕育提供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套系统整合了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两大关键环节,形成一个闭环且互补的生态链。养殖水箱中,各类鱼儿欢快游动,它们的排泄物富含氮、磷、钾等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这些富营养水通过特制的管道被缓缓输送至水培床,经过微生物的初步分解与转化,成为滋养新苗根系的“琼浆玉液”。而水培床上种植的新苗,在吸收水中养分茁壮成长的同时,其根系又发挥着净化水质的功能,经过层层过滤与净化后的水,再次回流至养殖区,确保了鱼儿生存环境的清洁与稳定。如此循环往复,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生态平衡。
121团第一中学的植物园以自然为课堂,以兴趣为指引,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与美好的大门。在这里,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成为校园生活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