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玛河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雷锋 没有走远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梁雪凝

  日前,笔者参加石河子作家协会的采风活动,走进向阳街道22-2社区雷锋精神传承馆,被深深震撼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烫金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还有雷锋的铜像,不禁让人肃然起敬。传承馆里有几千件具有年代感的图书、像章、碟片等实物和图片,按时间顺序展示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从上小学起,我就经常听老师讲雷锋的事迹,听老师读雷锋日记,感受一心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学雷锋做好事。我们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利用节假日休息天,拿着铁锹去修公路、给孤寡老人擦玻璃、帮残疾老人拉煤炭。整个小学阶段还有初中阶段,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就觉得帮同学做值日、擦黑板,帮老师打扫卫生,寒冬腊月早早去教室生火,拿着大扫帚和推雪板去操场上扫雪就是学雷锋,做好事,而且信奉雷锋精神就是做好事不留名。
  我曾经做过一件有点小轰动的好人好事。那是我上中专第二年春天的一个周末,刚开学有点冷,我和两名女同学去周总理纪念碑参观。大家还没有吃早餐,就决定去一个小饭馆吃早餐。我们拿出粮票,一人买了一根油条,喝着免费的玉米糊。我坐的那个条凳上有一个手绢包,我开始没有注意,等吃完了饭起身的时候,不小心把手绢包碰掉了,从里面掉出一叠面值10元、5元、2元、1元的钞票,把我吓了一跳,叫另外两个女同学过来看。我捡起那个手绢包和一叠钱数了数,足足有200多元。80年代初200多元钱是一笔巨款,我们三个人面面相觑。还是我胆子大一些,拿着手绢包去问老板娘。那是一个干练的不到50岁的阿姨,她擦掉手上的油,数了一遍钱,说钱不是他们店里的,肯定是早上来吃饭的顾客不小心丢掉的。
  我们三个人商量了一下,准备坐在早餐店等失主,想着失主该有多么着急,这么一大笔钱,几乎是大部分家庭所有的存款。已经过了吃早饭的时间,店里除了老板娘和一个帮厨在忙,就是我们三个人坐在店里等。阿姨心好,说外面还冷,店里暖和一些,让我们只管坐在店里等就好了。我们焦急地等了一上午,没有人来问手绢包和钱的事。下午要开班会,我们没有时间等了,又去找阿姨商量,把手绢包和钱交给她等失主,阿姨写了一张证明,写上钱数,她签了字,也让我们都签上字,留了地址,说好给失主一个交代。
  一个多月过去了,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们正在上体育课。教务处主任匆匆赶来,点了我和另外两个女生的名字,让我们赶紧去校长办公室。我们来不及多想,就跟着教务处主任去校长办公室。还没有走到,就听到一阵锣鼓声,感到非常诧异,走近一看,是四五个工人敲锣打鼓地来送锦旗感谢我们拾金不昧。
  校长召集全体学生到会议室开会表扬我们,号召同学们向我们学习。原来那天我们走了以后,失主就找到早餐店了,阿姨把钱还给他。他急着要出差,等他忙完工作回来才有时间做了锦旗,带着同事们到学校来感谢我们。到现在我都没有忘记锦旗上写着:“校园教育出彩,雷锋精神永存”,为此学校给我们三名女生发了“心灵美”的奖状。
  后来我领悟到,为什么我们会被雷锋精神所感动?为什么雷锋精神可以传承几代人而经久不衰?虽然雷锋一生中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持续而努力地做着的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善举。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就是用那些小善举,鼓舞和感染了几代人,做出了真、善、美的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如春雨润物,无声地植根于所有人的心里,指引人们向善、向美,和谐共处,努力净化自己的心灵,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闪光的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