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消费”行稳致远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0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刘胜
当2025年高考落下帷幕的那一刻,一股洋溢着青春质感的“考后经济”扑面而来,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夏日经济添了一把“火”。
其一,“考后经济”的火热,特质鲜明,以旅游为代表的“减压”需求迅速升温。考生们在认真学习、紧张备考结束后,渴望来一次酣畅淋漓的压力释放,因此他们在高考后背上行囊,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考生群体成为暑期旅游的主力军,带动了家庭游、研学游和深度游。各地景区也准备了丰厚的优惠大礼包,考生凭有效准考证即可享受免门票、交通优惠、特价体验等多重福利。对高中毕业生而言,这场旅行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休闲、放松,是极具象征意义的“成长仪式”。比如,亲手订下的第一张远程车票或机票,是他们迈入人生新阶段的“青春宣言”。
其二,“奖励式消费”迎来高峰。高考结束后,“奖励式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夏日经济拉动效应。家长们觉得孩子高考辛苦了,满怀欣喜地为孩子庆祝毕业,倾尽全力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直言“这钱花得开心”。高考后,手机、电脑、平板等成为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考试奖励”。同时,为迎接新的学习和生活,不少家长开始为孩子购置“大学装备”,让电子产品迎来了一波销售高峰。
其三,“发展型消费”成为新热点。高中毕业生有年轻人特有的求新求质求变的消费偏好。当他们逐渐成为独立消费的决策者和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时,其偏好也在引导消费市场朝着个性化、体验化方向发展,推动着消费的升级和产品的迭代。驾照培训、健身塑形、编程课程等成为其“自我投资”的重点。有的驾校学车报名量增长近两倍,健身房会员咨询量激增,折射出毕业生对实用技能和健康生活的重视。此外,一些考生还选择在暑期进行视力矫正、牙齿矫正等,不少医美企业也推出了相应的高考毕业生专属优惠。
“考后经济”具有爆发性、集中性、情绪性特点,有市场和空间,而且也着实撑起了夏日消费的主体期待。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考后经济”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发展困境。
一方面,过分炒作宣传,往往给“考后经济”带来华而不实的感觉。比如,“考生驾驶速成班”等,本身就带有让人质疑的安全隐患和不现实因素。在瞄准考生的市场消费资源供给行为的背后,更有一些是打着迎合心理的旗号而少了贴心服务的畸形经营。
另一方面,相对于“考后经济”而言,繁荣绚丽的背后,隐藏着家长、考生不理性消费行为的瑕疵和短板。比如,“放纵性”消费,其实并不利于考生调整放松和健康成长。
为此,职能部门要从执法监管、行业规范角度发力,坚决杜绝披着“考后经济”外衣,从事不法经营等行为,切实保障考生消费权益,科学护航“考后经济”稳健前行。政府和企业等要更好地捕捉市场需求,强化优质供给,打造长效机制,将短期能量转化为长期引擎,进一步带动“青春消费”的提质升级。同时,考生和家长都应坚持理性消费,培养正确的消费观,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实力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服务,避免盲目消费和攀比。
由此看来,“考后经济”的行稳致远,需要社会、考生和家长的理性而为。